五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复习资料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那么,五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日积月累
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5、读书有三到,谓心道、眼到、口到。(朱熹)
6、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
7、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杜甫)
8、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
9、明月友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袁枚)
10、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
11、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
12、四时之风
春风能解冻,和煦催根种。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
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
秋风杂秋雨,夜凉添几许。飕飕不绝声,落叶悠悠舞。
冬风似虎狂,书斋皆掩窗。整日呼呼响,鸟雀尽潜藏。
1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4、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15、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16、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1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8、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
19、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
20、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
2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整理(二)词句理解
一、重点词语
要求:1、能联系上下文理弊笑解重点词语。
2、体会表情达意的作用。
练习:
1、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纳卜培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a)联系上下文理解“沮丧”:
(b)当年那件让孩子“沮丧”的事,与后来他成为“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之间有什么联系?
2、他们清早到了北京火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我从“直奔”这个词语体会到当时人们 的心情。
3、《梅花魂》:“梅花魂”的“魂”是 意思?“梅花魂”是指 ?
4、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a) “秉性”的意思是: 。
(b)这里梅花的秉性就是指洞唯 。
(c)这一段是对( )和( )的赞誉,表达了外祖父( )的情感
5、 “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
日积月累
第一单元
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书尤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4、黑发不如勤学早,白首芳梅读书迟。(颜真卿)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第二单元
1、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
2、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杜甫)
3、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
4、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袁枚)
5、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
6、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
第三单元
四时之风
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裙裾微动摇,花气中如时相送。
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
秋风杂秋雨,夜凉添几许。飕飕不绝声,落叶悠悠舞。
东风似虎狂,书斋皆掩窗,整日呼呼响,鸟雀尽潜藏。
第四单元
1、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欲看要究竟,处处细留心。
3、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4、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五单元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第六单元
1、兄弟郭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
2、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恒宽)
3、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资料(一至四单元)
第一单元复习
重点课文内容:
《窃读记》作者:林海音
一、【主要内容】描写了作者放学后急匆匆赶往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窃读,到晚上才依依不舍离开的读书过程。
二、【中心思想】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三、【注意字音】
转(zhuǎn)过街角 目的(dì)地
踮(diǎn)起脚尖 暂(zàn)时
四、多音字
五、近义词
担忧——急切——
六、反义词
【重点词句】
(1)重点词:
适宜:适合,相宜。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
饥肠辘辘:饿得肚子直叫。
白日梦: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
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2)重点句:
①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这句话把渴望读书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进食。它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②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我”渴望读书,却又无力购买,只好“逗局窃读”。“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和快乐,却时销枣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和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难以言说的感受,这正是窃读的滋味。
第七单元复习资料
23、《古诗两首》
一、多音字:
卷 juǎn(卷土重来)juàn(试卷)
散 sàn(散步) sǎn(散文)
中 zhòng(中奖) zhōng (中国)
旦稿荷 hé(荷花)hè(负荷)
别bié(特别)biè(别扭)
二、重点解释
翻墨:打翻了的黑墨水。
未:没来得及。
白雨:白色的雨点。
跳珠:跳动的珠子。本文指雨点大,杂乱无序。
毕竟:终归;到底。
四时:指四季。
接天:与天连接。
无穷碧:一片碧绿,无边无际,写莲叶之多,望不到头。
映日:与太阳相映。
别样红:与往日不一样的红,因为荷花在阳光映照下,显得特别红艳。
整首诗解释: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色的云像打翻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色雨点就像珍珠一样乱跳,跳入船中。忽然一阵卷地而来的大风把云和雨吹散了,此时从望湖楼下往上看,湖水一片汪洋,就像天空那样广阔。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到底西湖六月中的景色不与四时相同。莲叶于天连接,无边无际,碧绿碧绿,荷花于日相映,谁曾见过这样的鲜红?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宋】苏轼,一二句写浓云骤雨,三四句写雨过天晴。整首诗中把黑云,白雨,青山的色彩进行对比,突出夏季骤雨的特点,写出了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色变化。
以上就是五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的全部内容,8、《新形玻璃》 主要内容:课文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等五种新形玻璃的特点和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课文运用了:举例说明、数字说明、打比方等说明方法。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