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课文有的人?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那么,六年级课文有的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的人》 臧克家
课文插图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举得很高,很高。
——1949年11月1日于北京臧克家[1]
2写作背景编辑
鲁迅
1949年全国解放后,臧克家由香港回到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看到了鲁迅先生在文章中提到过的“枣树”“老虎尾巴”等,他深切追忆鲁迅先生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睹物思人,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抒发了自己对纪念鲁迅先生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作者 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 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青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当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台举得很高 很高
《有的人》对鲁迅的一生做出了总结和评价。
《有的人》是当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一首抒情诗。本诗通过反动派势力与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对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抨击,并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扩展资料
这首诗写于1949年11月1日。
《有的人》被选入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二十课,至今仍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善用对比,对比造成两种生死观的巨大落差,更有助于揭示其美丑、善恶的本质区别;同时,这种对比是贯穿全篇各节的,从全诗而言则是用了铺陈手法,依次展开。
这首诗手法非常简单,语言明快直接,观点立场鲜明、毫不含糊,其中所表达的观点也是一针见血,使人能够直接领会其中所包含的情感。诗人从开遍到结尾,反复使用简明的对比手法来写两种人,这两种人相互对照和映衬,因此而使其中伟大的更伟大,卑劣的更卑劣。
一、《有的人》是当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一首抒情诗。本诗通过反动派势力与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对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抨击,并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
二、附原文如下:
《有的人》 臧克家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举得很高,很高。
——1949年11月1日于北京臧克家
三、作者简介:
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 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山东大学知名校友,是闻一多的学生,现代诗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

以上就是六年级课文有的人的全部内容,主要内容:通过对鲁迅先生和他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也体现了作者对鲁迅的敬佩之情!《有的人》是当代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一首抒情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