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五年级:无直接相关的新知识点,但会涉及小数、分数的乘除法。六年级:无直接相关的新知识点,但会综合运用以上知识,包括分数、百分数的乘除法。3. 时间 一年级:认识钟表及整点、半点。二年级:认识时间(包括时、分、秒的深入认识)。三年级:时、分、秒及年月日的认识;24时计时法。那么,小学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一年级
学习九九乘法口诀表,掌握基础加减乘法运算。
小学二年级
完成乘法口诀表完善,学习除法和混合运算,了解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
掌握乘法交换律,学习几何面积和周长计算,时间单位与量的换算,理解路程计算和分配律,以及分数和小数的基本概念。
小学四年级
学习线和角的概念,自然数和整数,素因数和梯形对称性,进行分数和小数的计算。
小学五年级
深入学习分数和小数的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数,比较大小变换,掌握图形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小学六年级
学习比例、百分比和概率,以及圆、扇形、圆柱和圆锥的性质。
必备定义、定理和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高÷2
正方形面积公式:边长×边长
长方形面积公式:长×宽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底×高
梯形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内角和: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长方体体积公式:长×宽×高
圆周长公式:直径×π
圆面积公式:半径×半径×π
圆柱表面积公式:底面的周长乘高加上两头圆的面积
圆柱体积公式:底面积乘高
分数加减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加减
分数乘法法则:分子相乘作分子,分母相乘作分母
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等式的定义:等号左边数值等于等号右边数值的式子叫等式
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次数为一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单价×数量=总价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速度×时间=路程
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加数+加数=和
速度×时间=路程
正比例关系:两种量成正比,其比值不变
反比例关系:两种量成反比,其乘积不变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把分数化为百分数:先化为小数再乘以100%
把百分数化为分数:去百分号后化简
最大公约数:几个数都能被同一个数整除,这个数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
最小公倍数:几个数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
偶数和奇数:能被2整除的数为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为奇数
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数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约数的数
利息计算公式:本金×利率×时间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整数
循环小数:从小数部分某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
不循环小数:从小数部分起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从小数部分起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
代数:用字母代替数
代数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
一般运算规则: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及周长计算公式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底×高
梯形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圆周长和面积公式:直径×π,半径×半径×π
圆柱体表面积和体积公式:侧面积+底面积×2,底面积×高
圆锥体体积公式:底面积×高÷3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
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底乘以高除以二,即 S = a × h ÷ 2。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边长乘以边长,即 S = a × a。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长乘以宽,即 S = a × 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底乘以高,即 S = a × h。
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上底加下底)乘以高除以二,即 S = (a + b) × h ÷ 2。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长乘以宽乘以高,即 V = a × b × h。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为直径乘以π,即 L = πd = 2πr。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半径乘以半径乘以π,即 S = πr²。
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为底面周长乘以高加上底面积的两倍,即 S = ch + 2s = ch + 2πr²。
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年级数学:认识0-10的数字,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加减法(不超过10以内的加减法)。
二年级数学:加减法(不超过10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基本的货币,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等。
三年级数学:乘除法(不超过10以内的乘除法),概率与统计,认识分数,认识各种图形及其属性,时间的认识等。
四年级数学:乘除法(不超过100以内的乘除法),认识小数,认识各种图形的面积、周长等数学相关量。
五年级数学:认识负数,认识分数,认识各种图形的相似性,认识比例和比例关系,学习三角形、四边形等多边形的性质等。
六年级数学:认识整数、分数、小数,掌握分数、小数之间的转化,认识代数式、式子的计算,认识平面图形的投影等。
以上为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的大致范畴,具体内容还需根据教材的设置以及学校对课程的安排来确定。在学习数学时,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打牢、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技巧的实践,逐步提高数学素养和能力。
一、整数和小数
1. 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
2. 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分别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3. 小数点左边依次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4. 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
5.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6.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分别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二、数的整除
1. 倍数、因数:A÷B=C,A、B、C均为整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2. 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既是它本身的因数,也是它本身的倍数。
3. 按能否被2整除,非0的自然数分成偶数和奇数两类,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4. 按一个数因数的个数,非0自然数可分为1、质数、合数三类。
【 #六年级#导语】整理了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大全【1-7单元】,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65×5表示求5个65的和是多少? 1/3×5表示求5个1/3的和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1/3×4/7表示求1/3的4/7是多少。
4×3/8表示求4的3/8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尽量约分,不会约分的就不约,常考的质因数有11×11=121;13×13=169;17×17=289;19×19=361)
4、小数乘分数,可以先把小数化为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建议把小数化分数再计算)。
(三)、 乘法中比较大小的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以上就是小学五六年级数学知识点的全部内容,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底乘以高除以二,即 S = a × h ÷ 2。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边长乘以边长,即 S = a × a。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长乘以宽,即 S = a × b。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