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书答案?六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书66页的"大树有多高"的练习题及答案如下:1. 如果一棵大树的影子长为12米,同时一个同样高的人站立在大树下,人的影子长为3米,求大树的高度。答案:大树的高度为9米。解析:大树和人的身高之比等于他们影子长度之比,即大树高度/人身高 = 大树影子长度/人影子长度。那么,六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书答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明画一个三角形ABC,量得∠A=30°,∠B=60°,则∠C的度数是( )
A.90°
B.110°
C.120°
D.130°
【答案】A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x轴上,位于原点右侧,距离原点2个单位长度,则点A的坐标是( )
A.(-2,0)
B.(2,0)
C.(0,2)
D.(0,-2)
【答案】B
只用下列一种正多边形不能镶嵌成平面图案的是( )
A.正三角形
B.正方形
C.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
【答案】C
六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书66页的"大树有多高"的练习题及答案如下:
1. 如果一棵大树的影子长为12米,同时一个同样高的人站立在大树下,人的影子长为3米,求大树的高度。
答案:大树的高度为9米。解析:大树和人的身高之比等于他们影子长度之比,即大树高度/人身高 = 大树影子长度/人影子长度。设大树高度为x,则有x/1 = 12/3,解得x = 9米。
2. 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宽的两倍,如果花坛的周长是60米,求花坛的宽和长。
答案:花坛的宽为10米,长为20米。解析:设花坛的宽为x米,则长为2x米。根据周长公式2(长+宽) = 周长,得到2(2x + x) = 60,解得x = 10,所以宽为10米,长为20米。
以上答案和解析都是基于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得出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p在第17页的练习中,题目1涉及到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其中,第一题的解答为:高为5,周长为31.4,计算方法为3.14乘以8等于125.6,接着40乘以2再乘以80,然后3.14乘以80等于251.2,最后251.2乘以20等于5024。第二题解答为:15厘米等于0.15米,3.14乘以0.15乘以4等于18.84。第三题中,1.8乘以3.5等于6.3,6.3乘以4等于25.2,最后25.2乘以0.5等于12.6千克。
p在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关键是要记住周长的计算公式,即周长=2×(长+宽)。对于高度为5,周长为31.4的长方形,可以将其分解为两个部分:首先计算出长和宽的和,即31.4除以2等于15.7;然后,由于宽度为5,可以得出长度为10.7。因此,可以得出长方形的长为10.7,宽为5。接下来,可以使用面积公式计算面积,即面积=长×宽,因此面积为10.7乘以5等于53.5平方单位。而在第三题中,首先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即1.8乘以3.5等于6.3平方单位,然后计算出重量,即6.3乘以4等于25.2,最后将重量除以2,得出12.6千克。
p此外,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使用单位换算的方法,例如将15厘米转换为0.15米,然后使用圆周率3.14进行计算。
(1)根据题意梨树为1份,则桃树为3份,共4份,用96/4=24得出梨的棵数。96-24=72就得出桃树的棵数。也可以用方程解。
(2)设桃树为x棵,梨树有1/3x棵,x+1/3x=96,x=72(棵),72*1/3=24(棵)
1、(1)成正比例;(2)成反比例;(3)既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2、(1)4、6、8、10、12元;(2)略;(3)13元;(4)三倍;3、(1)每块地转的面积和所需的砖数成正比例关系;(2)0.2*600=120(平方米)120/0.5=240(块)答:需要240块砖。;(3)0.2*600=120(平方米)120/500=0.24(平方米)答:每块砖0.24平方米。
以上就是六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书答案的全部内容,p在第17页的练习中,题目1涉及到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其中,第一题的解答为:高为5,周长为31.4,计算方法为3.14乘以8等于125.6,接着40乘以2再乘以80,然后3.14乘以80等于251.2,最后251.2乘以20等于5024。第二题解答为:15厘米等于0.15米,3.14乘以0.15乘以4等于18.84。第三题中,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