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小学经典数学题,古代十大经典数学题

  • 小学
  • 2025-08-12

小学经典数学题?小学奥数中的十大经典问题如下:1、和差问题:已知两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2、鸡兔同笼问题:假设全是鸡,或者全是兔,通过已知的脚数和头数之差,求出鸡兔数。3、遇问题:两个物体同时出发,在某点相遇。4、追及问题:两个物体不同时出发,在某点相遇。5、植树问题:在路的一侧植树,两端都要植,求总共需要植多少棵树。6、那么,小学经典数学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升初数学压轴题》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的经典著作,其中蕴含了许多经典的数学题目。以下列举了其中的一些经典题目:

1. 甲、乙、丙三人共同修理房屋,甲工作6天,乙工作8天,丙工作10天,三人共同完成了这项任务。如果甲、乙、丙三人的工作效率相同,问他们共同完成这项任务需要多少天?

2. 一批货物,第一天卖出总数的一半加一千,第二天卖出剩余数量的一半加一千,如此连续五天卖出,最后剩余五千个,问原始货物数量是多少?

3. 甲乙两地相距120公里,一辆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率从甲地出发的车辆,同时另一辆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率从乙地出发的车辆相向而行。问两车相遇需要多少时间?

4. 甲、乙、丙三人一起捕鱼,三人共捕到鱼的总数是70条。已知甲捕到鱼的数目是乙捕到鱼数目的一半,乙捕到鱼的数目又是丙捕到鱼数目的一半。问三人各自捕到鱼的数目是多少条?

这些题目涵盖了《九章算术》中的多种题型,包括计算问题、代数方程式和几何问题等。它们不仅展示了当时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水平,也体现了解题方法的巧妙。

小学数学经典题20道

小学数学38个母题是如下:

1.一分为二;2.借鸡生蛋;3.买苹果;4.画家填色;5.数字翻牌;6.圆桌上的奶酪;7.水果分担;8.奶酪分担;9.鸡兔同笼;10.计数问题;11.算算看;12.神奇的24点;13.算一算;14.排列组合;15.翻转的数字;16.奇妙的阶梯等。

【扩展资料】

如何学好数学的方法:

一、主动预习

预习的目的是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有助于调动学习积极主动性,新知识在未讲解之前,认真阅读教材,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是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注意培养自学能力,学会看书。如自学例题时,要弄清例题讲的什么内容,告诉了哪些条件,求什么,书上怎么解答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还有没有新的解法,解题步骤是怎样的。抓住这些重要问题,动脑思考,步步深入,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

二、主动思考

很多同学在听课的过程中,只是简简单单的听,不能主动思考,这样遇到实际问题时,会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答问题。主要原因还是听课过程中不思考惹的祸。除了我们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要多想想为什么要这么定义,这样解题的好处是什么,这样主动去想,不仅能让我们更加认真的听课,也能激发对某些知识的兴趣,更有助于学习。

六年级奥数必考100道题

牛吃草问题是一种经典的数学逻辑题,旨在通过模拟牛吃草的情况来考察解题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技巧。假设一块草地上有10头牛吃草,20天后草场上的草全部吃完;如果有15头牛,10天后草场上的草也会吃完。问题在于,如果25头牛一起吃草,它们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吃完这片草地上的草?

我们首先计算出每头牛每天消耗的草量。从题意中可以得知,10头牛20天吃完草,15头牛10天吃完草,那么20天内10头牛共吃掉的草量为10*20=200份,10天内15头牛共吃掉的草量为15*10=150份。因此,20天内比10天内多出来的草量为200-150=50份,这50份草是在20天减去10天即10天的时间里自然生长出来的。由此可以计算出每天自然生长的草量为50/10=5份。

接着,我们计算初始时草场上的草量。10头牛20天吃完草,除去这20天内自然生长的草量,原始草量为200-5*20=100份。

最后,我们计算25头牛吃完这片草地上的草需要的时间。假设需要x小时,25头牛每天吃掉的草量为25份,因此x小时内25头牛共吃掉的草量为25x份。在这x小时内,草场上的草自然生长的量为5x份。要使25头牛吃完这片草地上的草,初始草量100份加上x小时内自然生长的草量5x份,必须等于x小时内25头牛共吃掉的草量25x份。

奥数题20道(含答案)

正方体展开图问题: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沿着某棱剪开,可得11种展开图形,分为4种类型:1141型有6种基本图形,2231型有3种,3222型有1种,433型有1种。

和差问题:已知两数和与差,求两数。口诀为:和加差,除以2得大数;和减差,除以2得小数。例如,两数和为10,差为2,大数为6,小数为4。

鸡兔同笼问题:假设全是鸡或兔,通过比较脚数差异,计算出鸡兔数量。例如,36头,120足,先假设全是鸡得兔24只,假设全是兔得鸡12只。

浓度问题:加水稀释时,先求糖量,再求糖水总量;加糖浓化时,先求水量,再求糖水总量。例如,20千克15%糖水加水后变为10%,计算加水量;6千克糖水加糖后变为20%,计算加糖量。

路程问题:相遇问题中,路程全走过,除以速度和得时间;追及问题中,先走的路程除以速度差得时间。例如,甲乙相距120千米,甲速40千米/小时,乙速20千米/小时,相遇时间2小时。

和比问题:整体求部分,分母为总数,分子为比例,和乘比例得各部分量。例如,甲乙丙和为27,甲:乙:丙=2:3:4,计算各数分别为6、9、12。

差比问题(差倍问题):甲数比乙数多12,甲:乙=7:4,计算两数分别为28、16。

二年级奥数必考50道题

1.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梯形的内角和是(360)°。

2.一个梯形,高是2厘米,下底是上底的3倍,将上底延长2厘米就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各是多少厘米?解:设上底为x,则下底为3xx+2=3x,所以上底和下底各是1和3厘米。

3.小明、小勇和小峰在一起玩牌。小明手中有6张牌,小勇手中有7张牌,小峰每次从小明和小勇手中各取一张牌后再还回去,共有(B)种不同的取法。A.13 B.42 C.21

4.1名老师带领4名男生和5名女生去公园划船,现只有一条船,一次可坐3人。(1)如果老师不上船,船上坐1名男生和2名女生,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答:40种(2)如果老师不上船,船上坐2名男生和1名女生,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答:30种(3)如果老师必须上船,船上再坐1名男生和1名女生,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答:20种(4)如果老师必须上船,船上再坐2名学生,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答:36种

5.一列火车有22节车厢,每节车厢长12米,每两节车厢之间的距离是1米。这列火车的速度是25米/秒,它通过一座1440米的大桥需要用多长时间?(列式计算)答[22*12+1*(22-1)+1440]÷25=69(秒)

6.理发店只有1为理发师,同时来了甲、乙、丙三位顾客,分别需要15分钟、30分钟、10分钟,按照(丙,甲,乙)的顺序可以使三位顾客等候的时间综合最少,这时三位顾客等候时间的总和为(35)分钟。

以上就是小学经典数学题的全部内容,1.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梯形的内角和是(360)°。2.一个梯形,高是2厘米,下底是上底的3倍,将上底延长2厘米就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各是多少厘米?解:设上底为x,则下底为3x x+2=3x,所以上底和下底各是1和3厘米。3.小明、小勇和小峰在一起玩牌。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