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 二年级

二年级下册易错题数学,二下必考100道应用题

  • 二年级
  • 2025-08-04

二年级下册易错题数学?1. 妈妈买一盏52元的台灯。- (1) 如果妈妈付的全是10元,她最少要付几张10元?- (2) 如果妈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盏台灯,她最多带了几张10元?错误原因分析:- 第1题:学生可能因为对数的组成理解不深,忽略了妈妈不可能有零钱的前提,错误地填写了5张10元。- 第2题:学生可能忽略了“正好”和“最多”这两个条件,那么,二年级下册易错题数学?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二年级下册易错题数学附加题

【 #二年级#导语】做数学题可以高效帮助学习者理解全方位,多角度理解基本知识,拓展思路,积累技巧。而这些恰是考试所需要的。但是,做题有用的前提是,做过的题必须知道自己为什么做对,为什么做错,做错的完全理解没有,否则,只是练字,起不到做题的作用。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

一、填空。

(1)六千零五十写作(),4078读作()。

(2)一千里面有()个百,10个一千是()。

(3)由6个千,5个百组成的数是(),这个数读作()。

(4)1千克=()克;8000克=()千克。

(5)9的6倍是(),56是8的()倍。

(6)的四位数是(),它比10000少()。

(7)把36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个。

(8)一十一十地数,写出后面的三个数。

3980、()、()、()。

(9)72÷8=(),计算时用的口诀是()。

(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袋盐重500()

小兰的体重是42()

小刚身高135()

二、计算。

(1)口算。

29+40=800-300=4000+6000=5400-400=

65-29=3700+600=28-7=3200-400=

45+38=36+36=48-39=34-15=

8×8=54÷9=32÷4=7×5=

6×4-9=63-8-20=40÷5+29=

30÷6×4=81÷9÷3=76-(6+24)=

(2)用竖式计算。

二年级下册奥数易错应用题

1、奶奶今年63岁,小芳今年7岁。奶奶比小芳大多少岁?

36-7=29(岁)

错因分析:把63看成36了,也就属于看(抄)错数字

2、二年级有3个班。2班比1班多5人,3班比1班多3人。3班人数最少。

错因分析:不能正确理解数量的大小关系。

3、大青拍了135下皮球,小青拍的比大青少一些,小红拍的比大青多一些。

1)小青最多拍多少下?135-10=225(个)

2)小红最少拍多少下?135+10=145(个)

错因分析:不能准确理解“最多”与“最少”的含义。

4、做一道加法算式,小明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看作9,把十位上的1看作7,得到604,正确得数是(588)。

错因分析:没有理解个位、十位分别看错的数实际是多余的数,而直接减掉了16。

5、有三根绳共长60米,其中一根比最短的一根长5米,比最长的一根短5米,最长的一根长多少米?最短的一根长多少米?(这题是试卷的附加题)

最长的60米,最短的5米。

错因分析:假设3根绳子一样长,60÷3=20,则最长:20+5=25最短:20-5=15

6、每根甩绳长5米,将42米的绳子剪成8根甩绳,够不够?

43÷5=8(根)……3(米)不够

错因分析:把42看成43,算法正确结论错误。

二年级30道必考易错题

有的时候,我们以为的无路可走,其实是生命另一段旅程的开端。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如愿以偿,但是任何事情都值得尝试。不要向任何人表示你的痛苦,因为20%的人不关心,剩下的80%听到后会高兴。数学学习的路上也是如此。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梳理归纳的知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数学易错题难题整理

我会填。

1、下图中一共有()条线段。

2、下图中有()个角,有()个直角。

3、把一根绳子对折后,从中间剪开,这时绳子被剪成了()段。

4、把一根绳子对折2次后,从中间剪开,这时绳子被剪成了()段。

5、一小时=()分

6、钟面上有()个大格,有()个小格。

7、分针从12走到3,走了()分钟。时针从12走到3走了()时。

8、分针从4走到8走了()分钟,时针从4走到8走了()时。

9、三角板上有()个角,有()个直角。

10、9×8-8=()×8

7+7+7-7=()×()

11、2×5表示()个()或()个()。

12、3和5相乘写成算式是()。

13、3和5相加写成算式是()

14、3个5相加写成加法算式是(),写成乘法算式是()

15、2×5=(),()和()是乘数,()是积,读作()用口诀()计算。

二年级数学选择题100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及解题思路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1、每3只皮球装1盒,17只皮球至少需要几个盒子才能装下?

17÷3=5(盒)……2(个)

错因分析:有余数的问题,建议用实物让学生装一装。

2、小军拍球拍了31下,小丽拍的比小军拍的3倍少20下。小丽拍了多少下?

31×3=93(下)

93+20=113(下)

错因分析:比多(比少)的叙述方式,学生不太适应。

3、一捆电线上午用去68米,下午用去76米,还剩210米没有用。这捆电线比原来短多少米?

68+76=144(米)

210+144=354(米)

错因分析:没看懂问题问的是什么,因此题目没解完,建议让学生反复读题理解。

4、把两根长都是45毫米的铁条焊接为一根,焊接头用去了5毫米。焊接后铁条长多少毫米?

45+45=90(毫米)

90-10=80(毫米)

错因分析:把两根长都是45毫米的铁条焊接为一根,只有一个焊接头。

5、一本书278页,小明第一天看了55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18页。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55+18=73(页)

278-73=205(页)

错因分析:受干扰条件“278”影响,没看完所提问题问的是什么。应告诉学生,有些题的条件是没有实际用处的(干扰条件),应充分理解题意后再列式。

二年级学霸必会100题

小朋友们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知识点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面对数学这一科目时,更应注重对每一个基础概念的理解和应用。面对二年级数学中的易错题型,我们应当仔细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以便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解题技巧。以下是对几道常见易错题目的分析和纠正:

1. 妈妈买一盏52元的台灯。

- (1) 如果妈妈付的全是10元,她最少要付几张10元?

- (2) 如果妈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盏台灯,她最多带了几张10元?

错误原因分析:

- 第1题:学生可能因为对数的组成理解不深,忽略了妈妈不可能有零钱的前提,错误地填写了5张10元。

- 第2题:学生可能忽略了“正好”和“最多”这两个条件,错误地填写了6张10元。

解题思路点拨:

- 第(1)题应意识到妈妈需要付6张10元。

- 第(2)题应认识到妈妈带的钱只有52元,因此最多只能带5张10元。

2. 李老师买一只48元的足球。

- (1) 如果李老师付的都是10元,他最少要付几张10元?

- (2) 如果李老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只足球,他最多带了几张10元?

这里是对前面题目的一种变式,考察学生是否能够灵活应用相同的解题逻辑。

常见易错题案例汇总:

1. 每3只皮球装1盒,17只皮球至少需要几个盒子才能装下?

- 错误原因分析:有余数的问题,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

以上就是二年级下册易错题数学的全部内容,第1题:学生可能受数的组成的影响,52里有5个十和2个一忽视给出的条件“妈妈付的全是10元”即妈妈不可能有零钱,而错误地填成最少要付5张;第2题:学生可能忽视给出的条件“正好”和“最多”即妈妈除了2元以外其余的都是10元,而错误地填成最多要付6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