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 一年级

一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难点题

  • 一年级
  • 2025-06-27

一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口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能区分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两位数减整十数算法的不同。教学工具 课件、小棒、计数器;学具:小棒、计数器。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拨一拨。7和70(两个7有什么不同?)82和2(两个2有什么不同?)2、那么,一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年级下册的重点知识少数学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掌握算理的基础之上,熟练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能区分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两位数减整十数算法的不同。

教学工具

课件、小棒、计数器;学具: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拨一拨。

7和70(两个7有什么不同?)

82和2(两个2有什么不同?)

2、口算。

90-70=

80-40=

70+5=

34+4=

60+( )=68

4+( )=66

(二)发现信息,完整表达

1、师:(出示主题图)师:一(1)图书馆开馆了,小小图书管理员正忙着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发现信息。

师:从图片中你发现什么信息?(师板书)

生1: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

生2:有35本动漫书,借出20本。

3.教师: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生1:还剩下多少本故事书?

生2:还剩下多少本动漫书?

4.尝试列式。

一年级数学重难点整理人教版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大多数孩子缺少自我控制能力,所以需要家长们平时多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培养他们良好的作业习惯,写字姿势。家长督促他们写作业,及时检查他们的作业,发现没学会的知识要及时给他们讲解,每天的作业认真完成是学习的基本保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各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一年级的知识点及重难点

(一)数与计算

(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

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2)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多和少的应用题(抓有效信息的能力)

(五)实践活动

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重点题型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情境发现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利用所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且理解其中的算法和算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学具辅助、算式比较等方法,逐渐丰富学生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理解算理,得出算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相加的算理。

考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工具

教具:课件、小棒、计数器;学具: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数的组成

(1)出示53。

①这是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4表示( )个( ),个位上的()表示( )个( )。

②如果用小棒你怎样摆出这个数?

③如果在计数器上,你怎样拨出这个数?

2.口算题

40+20 50+30 40+2 50+3

(二)发现信息,完整表达

1.师:(出示主题图)在写字课上,小林和小红两位小朋友也在谈论着完成的作业情况。

2.发现信息。

师:从图片中你发现什么信息?(师板书)

生:小林写了25个大字,还要写2个;小红写了20个。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二)》教案【1】

一、认识图形(二)

单元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一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及措施

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限度地挖掘它,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练习来巩固。虽然辛苦,但也伴随着快乐!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一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2、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

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以上就是一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的全部内容,3. 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二、联系生活,深入感知。三、巩固练习 四、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