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小结: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只要肯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种。[评析:教师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作出分析、估计和判断。问题解决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发展了求异思维,培养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创新精神。]总评:本课的教学,那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课程教案5篇
我们发现每一个新的群体在形式上都是数学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有其他的指导。数学是无穷的科学。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课程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课程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准备带我们去参观数学王国中的图形城堡,想不想去呢?淘气有个要求,这节课你必须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到了吗?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平面图形)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学习需要持之以恒。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一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三单元
一、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几和第几之间有几人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区分基数与序数,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
2、学会区分几个和第几的方法。
学习重点:能区分几个和第几。
学习难点:掌握区分几个和第几的方法。
任务评价:
任务1:通过提问:一共有几人排队?谁排在第5?检测目标一的达成情况。 任务2:通过提问:5和第5一样吗?检测目标二的达成情况。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 *** 引趣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 出示挂图第20页的图画。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1)有几人排队?小朋友排在第几?他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
(2)小朋友排在第几?谁排第一?解放军阿姨呢?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
(3)从图中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提醒: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1)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的是谁?
一年级数学上册新人教版教案 第几和第几之间有几人
两个数之和,减一;例如:从左边数第五,从右边数第六,一共有5+6-1=10人!因为本人计算两次,所以要减去一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教学设计
学目标1.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024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电子课本介绍、教材目录及学习指南
一、教材介绍
2024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本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并经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2024年审核通过。该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目录
以下是2024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材目录:
数一数
美丽的校园
可爱的校园(练习)
比一比
比长短
比高矮
比轻重
分一分
整理书包
分一分(练习)
认位置
上、下、前、后
左、右
位置(练习)
认识1-5
认识1-5
几和第几
认识几和第几(练习)
比大小
分与合
加法
认识物体和图形
认识物体
有趣的拼搭
分与合
2-5的分与合
加法与减法
加减法(一)
减法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加减法(二)
4的加减法
5的加减法
加减法(三)
解决实际问题
加减法(练习)
认识6-10
6和7
6、7的分与合
8和9
8、9的分与合
10
填未知加数
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
认识11-20各数
数数、读数
写数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加几
8、7、6加几
5、4、3、2加几
解决问题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练习)
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
统计
分一分
排一排
统计(练习)
复习
20以内的数
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认识物体和图形
认识钟表
统计
三、学习指南
使用全解类教辅在学习新课时,推荐使用全解类教辅或解读类教辅。
教学内容选自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5~56页。
教学目标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 使学生掌握和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使学生通过观察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初步体会四道算式之间的联系。
3. 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 情境引入
通过谈话,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引入足球比赛的场景。
二、 进行新课
1. 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2. 教学试一试
通过抛花片的游戏,学生猜结果,写出算式,从而理解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三、 巩固练习
通过一系列互动游戏和练习,加强学生对和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理解。
四、 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就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全部内容,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课程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