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 三年级

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三年级解决问题大全

  • 三年级
  • 2025-09-24

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三年级数学和倍差问题的解决方法如下:和差问题: 基本思路:首先假设两个未知数相等,然后根据题目条件调整假设,以符合实际的数量关系。 解题公式: 较大数 = ÷ 2 较小数 = ÷ 2 和倍问题: 基本思路:确定一个数为标准,通常选择较小的数,然后根据倍数关系求出总和相当于一倍数的多少倍,那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三年级应用题(带答案)50道

生活中用智慧解决问题的例子:

一、司马光砸缸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了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二、田忌赛马

田忌经常与齐国众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马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用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用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三场比赛结束后,田忌一场败而两场胜,最终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

三、曹冲称象

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然后再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就能知道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四、文彦博灌水浮球

幼年的文彦博和几个小伙伴在草地上玩球,一不小心,球掉进一个树洞。

三年级数学必练100题

解决问题评课优缺点(三年级)举例如下:

一、优点: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

学生根据这些材料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学生产生了求知的欲望,尝到了成功的乐趣,增强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设计,不仅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而且在数学与生活实际问题之间筑起了一座畅通的桥梁。

2、多样化的解决策略。

让学生说说不同的方法所求的每一步分别表示什么,引导学生用语言准确、连贯地表述思维过程。

二、缺点:

1、没有练习设计由浅入深,展示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生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去选择、去优化,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如最后的春游问题,让学生在寻找哪一种方法更省钱的过程中,寻找到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策略。

评课简介:

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所谓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评估,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课堂上的教育行为作出正确的解释。

三年级数学拔高题60道

小学三年级用智慧解决问题的例子,如下:

1、闰土捕鸟:我们拿着捕鸟的工具来到雪地上,我扫出一块空地,闰土把竹匾用木棍支在地上,在木棍上绑上一根绳子,又把鸟儿爱吃的秕谷撒在竹匾下。一切做妥当后,我们躲在一棵大树后,手里轻轻握着绳子的一头,观察鸟儿的动静。不一会儿,一只小鸟蹦跳着朝竹匾跑来,机警地望了望四周,觉得没有什么危险了,便吃了几粒秕谷。

这时,我心一急,手不由自主地拉了一下绳子,“哐”,竹匾倒了,鸟儿受了惊,飞走了。“唉,让它跑了。”我自责道。闰土安慰我:“没关系,它是去报信,等一会儿会有很多鸟来的。”果然,过了一会儿,一群“不怕死”的鸟飞来了,叽叽喳喳往竹匾里挤,等鸟儿都进了竹匾,闰土一挥手,我将绳子一拉,哈,一只鸟也没跑掉。

2、用智慧把弟弟的手臂从铁栅门中拉出来:

我和弟弟正在进行的玩耍,因为弟弟肆无忌惮的玩,不小心被铁栅门卡住了胳膊。我冷静了一会,脑子里忽然灵光一闪,我拿来了一盆肥皂水,把肥皂水往弟弟被卡住的手臂上倒了些,很滑,然后使劲往外拉,没拉出来,但我感觉松动了许多,于是再次安慰弟弟别哭了,手臂就要出来了,然后我又在他的手臂上多弄了一些肥皂比刚才更滑了,弟弟的手臂终于被拉出来了。

三年级下册40道解决问题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应用题涵盖了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如买卖、分配、测量、比较和计算等,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一些示例问题及其解答:

1. 李大伯卖出128只鸡,每只9元,共收入1152元。剩下的72只鸡,每8只装一笼,可以装9笼。

2. 48名同学每3人一组,可以分成16组。

3. 93棵树减去18棵后,平均分给5组,每组需要种14棵。

4. 六月降水量42毫米,七月少14毫米,总降水量为70毫米。

5. 10时到14时,共4个小时,生产玩具2400个。

6. 正方形花圃周长是60米。

7. 长方形围栏长为(16+8)*2=48米。

8. 学习书法的小朋友人数是108*2-36=180人。

9. 65米绳子可以剪成16根,剩1米。

10. 每副羽毛球拍的价格是(70-6)/2=32元。

11. 每天要看的科普书页数是总数除以天数,具体未给出总页数。

12. 分别能扎20和12.5束花,但实际操作中不能有分数的花束,所以是20和12束。

13. 5元最多买12.5本练习本,实际取整数12本。

14. 每瓶饮料的价格是(100-35)/5=13元。

15. 可以分成(40+38)/6=13组。

搜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31道

三年级数学和倍差问题的解决方法如下

和差问题基本思路:首先假设两个未知数相等,然后根据题目条件调整假设,以符合实际的数量关系。 解题公式: 较大数 = ÷ 2 较小数 = ÷ 2

和倍问题基本思路:确定一个数为标准,通常选择较小的数,然后根据倍数关系求出总和相当于一倍数的多少倍,进而求出一倍数,再算出其他各数。 解题公式: 一倍数 = 和 ÷较大的数 = 和较小的数 或 较小的数 × 倍数

差倍问题基本思路:确定“1倍数”和“差”是多少,这是解题的关键。 解题公式: 1倍数 = 两数之差 ÷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需要仔细审题,明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根据上述基本思路和解题公式进行求解。

以上就是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全部内容,小学三年级用智慧解决问题的例子,如下:1、闰土捕鸟:我们拿着捕鸟的工具来到雪地上,我扫出一块空地,闰土把竹匾用木棍支在地上,在木棍上绑上一根绳子,又把鸟儿爱吃的秕谷撒在竹匾下。一切做妥当后,我们躲在一棵大树后,手里轻轻握着绳子的一头,观察鸟儿的动静。不一会儿,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