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个位十位数学题?1. 一年级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动珠子来表示数字。2. 题目要求拨出数字20,需要知道总共使用多少颗珠子。3. 在计数器上,每个位置代表不同的数位,十位和个位各有10个珠子。4. 为了表示20,学生需要在十位上拨动2颗珠子,个位上拨动0颗珠子。5. 十位上的每颗珠子代表10,个位上的每颗珠子代表1。6. 因此,拨动2颗珠子在十位上表示20,那么,一年级个位十位数学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口诀:加9要减1,加8要减2,加7要减3,加6要减4,加5要减5,加4要减6,加3要减7,加2要减8,加1要减9(注:口决中的加几都是说个位上的数)。例:26+38=64解:加8要减2,谁减226上的6减2。38里十位上的3要进4。(注:后一个两位数上的十位怎么进位,是1我进2,是2我进3,是3我进4,依次类推。那朝什么地方进位呢,进在第一个两位数上十位上。如本次是3我进4,就是第一个两位数里的2+4=6。)这里的26+38=64就是6-2=4写在个位上,是3。
一、凑整加法凑整加法就是凑整加差法,先凑成整数后加差数,就能算的快。8+7=15计算时先将8凑成108加2等于107减2等于510+5=15如17+9=26计算程序是17+3=209-3=620+6=26
二、补数加法补数加法速度快,主要是没有逐位进位的麻烦。补数就是两个数的和为101001000等等。8+2=1078+22=1008是2的补数,2也是8的补数,78是22的补数,22也是78的补数。利用补数进行加法计算的方法是十位加1,个位减补。例如6+8=14计算时在6的十位加上1,变成16,再从16中减去8的补数2就得14如6+7=13先6+10=16后16-3=13如27+8=3527+10=3737-2=35如25+85=11025+100=125125-15=110如867+898=1765867+1000=18671867-102=1765
三、调换位置的加法两个十位数互换位置,有速算方法是:十位加个位,和是一位和是双,和是两位相加排中央。
妈妈指着荷叶上的数,说道:“荷叶上的数是个位,十位上的数相加等于7的两位数,这是小学一年级的题目。”
孩子们好奇地围过来,妈妈继续解释道:“比如16,十位上的1加上个位上的6,正好等于7。还有25,2加上5也等于7。”
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有的孩子小声地自言自语:“34呢?3加4等于7,对吧?”
妈妈点头表示肯定,接着说:“是的,34也符合这个条件。我们继续看43,4加上3也等于7,52,5加2等于7,61,6加1等于7,最后是70,7加0也等于7。”
孩子们一个个兴奋地点头,他们对这个有趣的数学游戏充满了兴趣。妈妈看着孩子们专注的样子,心里感到十分欣慰。
她接着说:“你们看,这个题目其实很简单,只要记住个位和十位相加等于7就可以了。”
“我明白了!”孩子们纷纷举手表示自己理解了,“原来荷叶上的数是这样的啊!”
妈妈微笑着点了点头,她知道孩子们已经掌握了这个知识点,这正是她所希望看到的。她鼓励孩子们:“你们真是太聪明了,继续努力学习吧!”
孩子们在荷塘边欢声笑语,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仿佛荷叶上的数也变成了他们的朋友。
这个简单的数学题目,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也让妈妈看到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
两个。
原问题:一年级数学题,在计数器上拨20,一共要用多少颗珠子?
在十位上拨两个,十位上两个珠子,所以写2;个位没有珠子,所以写0。
如图所示:
扩展资料:
小学生用计数器是一种小学生计数器,包括计数珠、拱形穿珠杆。数器上有“十位”和“个位”,十位上的一颗珠子就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1个珠子就表示1个一,十位和个位上分别有10个珠子。
要表示15,可以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表示1个十和5个一,也就是15。
计数器不仅仅可以表示20以内的数,它可以表示更大的数,最大可以表示110。十位上有10个珠子,就是10个十,也就是100,个位上也有10个珠子,就是10个一,也就是10,100+10=110。
因为:
7+0=7
1+6=7
2+5=7
3+4=7
4+3=7
5+2=7
6+1=7
所以:
个位、十位上的数相加等于7的两位数有7个,分别是:
16
25
34
43
52
61
70
首先题目要求数的范围是30-40
那么就可以知道 数分别是: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其次要找出个位和十位差3的数
那么把这些数写到纸上
用排除法即可
最后找到只有30和36符合题目要求
以上就是一年级个位十位数学题的全部内容,妈妈指着荷叶上的数,说道:“荷叶上的数是个位,十位上的数相加等于7的两位数,这是小学一年级的题目。”孩子们好奇地围过来,妈妈继续解释道:“比如16,十位上的1加上个位上的6,正好等于7。还有25,2加上5也等于7。”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有的孩子小声地自言自语:“34呢?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