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六、整理和复习 1、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负数、比和比例、方程的基础知识。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进行整数、小数加、那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六年级数学来说,就是将所学内容按照模块进行归纳、总结、重难点的整理、易错点的提醒、以及要解决的问题以树状形式表示出来。
画颗知识树,把小学知识梳理出来,按主次依次标记到树上。重要的放树干,每个树干的分支是它所包含的知识点。
知识树和思维导图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工具,知识树算是树状知识结构图,用于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思维导图最主要形式特点是关键字和图,更侧重图的运用,一图顶千字,更符合记忆的特点,用于发散思维,运用会更广泛。
归纳知识树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想必你也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同学吧!但是要靠自己哦,不能总是靠别人学习。只有自已认认真真的归纳,才能铭记于心。加油吧!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小学奥数公式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的公式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的公式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的公式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的公式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的公式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的公式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的公式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的公式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一)数的读法和写法 1.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
http://www.xkb1.com/shuxu/xiaoxueshuxue/index.html小学六年级数学课件 更多...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05-14)
六年级图形的变换 (05-14)
六年级比例尺 (05-14)
小学比例尺 (05-14)
小学六年级数学试题 更多...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练习题 (02-16)
小学数学数的运算练习题 (02-16)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式与方程练习题 (02-16)
小学数学毕业会考试卷 (02-16)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更多...
苏教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02-17)
第一单元百分数的应用整理和复习(二) (02-17)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02-17)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02-17)
小学数学竞赛 更多...
小学数奥竞赛模拟试卷(60套).part3 (01-02)
小学数奥竞赛模拟试卷(60套).part2 (01-02)
小学数奥竞赛模拟试卷(60套).part1 (01-01)
07年寒假二期班小学五年级家庭作业试题 (08-23) 1.AgNO3 或〔Ag(NH3)2〕+(其中,〔Ag(NH3)2〕+因为存在如下平衡:〔Ag(NH3)2〕++H+== Ag++NH4+,故有沉淀生成。
同学们除了要学好课本中的比例知识、常见的立体图形、统计初步知识外,还要把小学所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中学。
在比例知识的学习中,大家能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在常见的立体图形的学习中,大家能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例如:一个圆形的水池,要求它的占地面积就是求它的底面积;要求围绕水池一周的长度,就是求它的底面周长;要给水池的四周和底面抹上水泥,就是求它的表面积(一个底面积加上侧面积);要知道水池可以装水多少,就是求它的容积。大家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混淆了。
在统计初步知识的学习中,大家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整理和复习是本册的一个重点。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可以加深大家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的全部内容,对于六年级数学来说,就是将所学内容按照模块进行归纳、总结、重难点的整理、易错点的提醒、以及要解决的问题以树状形式表示出来。画颗知识树,把小学知识梳理出来,按主次依次标记到树上。重要的放树干,每个树干的分支是它所包含的知识点。知识树和思维导图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