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知识点: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那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学年工作计划是以年级为单位,根据必修和选修的教学内容,时数,因此认真制定全年教学工作计划,能使教学工作明确,合理,全面。下面是我为大家提供的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3.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①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②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③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④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除数×商+余数=被除数.比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
根据比的意义可以求比值;求比值的方法:用前向除以后项。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
.四则混合运算
①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称为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称为第二级运算。
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一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再做第一级运算。
③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39.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单位“1”已知,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除法。
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
基本公式:前一个数÷后一个数(比较量÷标准量)
②求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或几倍是多少?(单位“1”已知)
基本公式: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的量
③已知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单位“1”未知用除法或方程)
基本公式:分率对应的数量÷分率=单位“1”的量或者列方程解。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套教案,共165页
第一单元、认识乘法
一、教材分析: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较容易的加、减法口算的基础上,本单元教学乘法,重点是乘法的意义。全单元包括两道例题、两次“试一试”、一次“想想做做”和练习一。教材编排有以下特点:
1、强化对相同数连加的认识和计算,为初步认识乘法作比较充分的准备。乘法和加法是有密切联系的,掌握了加法就具备继续学习乘法的条件。在已学过的加法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是两个数相加和三个不相同的数连加,对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由于接触较少,显得相对陌生。为此,教材在教学乘法前加强对几个相同数连加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计算几个相同的一位数连加的能力,为学习乘法扫除障碍,打下扎实的基础。
2、让学生充分体会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教材没有把乘法意义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既用加法也用乘法解答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从中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意义的两个主要内涵:在几个相同数相加时才能用乘法算,列乘法算是往往比加法算式简便。
3、把理解乘法意义和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优化概念形成的过程。乘法意义属于运算概念,小学生形成概念的一般过程是“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有关概念的感性认识→把感性认识加工成表象或抽象成概念→在实践中应用概念并进一步拓展概念”,可见概念的形成始终和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学会使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对事物进行统计。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统计的方法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整理。能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
3、情感目标:认识到统计的价值,感受到统计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能够使用不同标准的分类方法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教师:“今天是孙老师第一天给同学们上课,孙老师非常高兴,你们能告诉老师今天与老师合作的同学有几个吗?”
(学生数,并回答:“30个”)
教师:“女同学有几个?男同学有几个?”
(学生数,回答:“男生有15个,女生有15个)
教师:“同学们数的真认真,老师把我们的30位同学分成了八个小组,今天八个小组进行一个比赛,看哪个小组表现得好,就得老师手中的金星,本节课得星最多的将是我们的小擂主。”
二、导入
教师:“现在我们这儿的天气已经非常冷了,可是在美丽的海南岛却十分温暖,大家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到哪里的海滨浴场游览一下?”
生:“想。”
三、新授
1、初次接触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
(出示图片)
教师:“来到美丽的海南岛,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同学们观察的真是太仔细了,现在你能不能将海滨浴场的游人按照性别,也就是男、女进行分类,数一数男的有几人?女的有几人?”
(学生开始动手数,并汇报)
教师:“我们一起验证一下。
请见http://www.shuxueweb.com/2006/jxsj/d3c/sjb/Index.html
以上就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全部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学会使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对事物进行统计。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统计的方法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整理。能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