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易错题?第1题:学生可能受数的组成的影响,52里有5个十和2个一忽视给出的条件“妈妈付的全是10元”即妈妈不可能有零钱,而错误地填成最少要付5张;第2题:学生可能忽视给出的条件“正好”和“最多”即妈妈除了2元以外其余的都是10元,而错误地填成最多要付6张。那么,二年级数学易错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会遇到各种不相等的情况,比如,芳芳有10个苹果,糖糖只有6个苹果。这时,需要将这种不等转换为相等。如何实现呢?答案是“移多补少”。具体来说,就是将多的部分平均分配,其中一份补给少的,这样就能使两方的数量相等。切记,不能一次性将多的部分全部给予少的,否则又会出现不等。
“移多补少”题型该如何解决?让我们跟随喵喵君一起探索吧!
例1:两堆糖果,第一堆10个,第二堆6个。从第一堆中拿出几个糖果放到第二堆,两堆糖果就一样多?
分析:第一堆有10个糖果,第二堆只有6个糖果,第一堆比第二堆多4个。只需将多出的4个糖果平均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放入第二堆,两堆糖果就一样多了。
解:列出算式:10-6=4(个),4÷2=2(个)。答:从第一堆中拿2个放入第二堆后,两堆糖果数同样多。
例2:哥哥和弟弟各有饼干,哥哥比弟弟多8块,要使两人饼干数一样多,哥哥应给弟弟几块饼干?
分析:哥哥比弟弟多8块饼干,将多出的8块饼干平均分成2份,即8÷2=4(块),哥哥将4块饼干给弟弟,两人饼干数就一样多了。
解:列出算式:8÷2=4(块)。答:哥哥应给弟弟4块饼干。
例3:篮球队排成两队训练,第一队有26人,如果从第一队中调2人到第二队,两队的人数就同样多。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及解题思路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1、每3只皮球装1盒,17只皮球至少需要几个盒子才能装下?
17÷3=5(盒)……2(个)
错因分析:有余数的问题,建议用实物让学生装一装。
2、小军拍球拍了31下,小丽拍的比小军拍的3倍少20下。小丽拍了多少下?
31×3=93(下)
93+20=113(下)
错因分析:比多(比少)的叙述方式,学生不太适应。
3、一捆电线上午用去68米,下午用去76米,还剩210米没有用。这捆电线比原来短多少米?
68+76=144(米)
210+144=354(米)
错因分析:没看懂问题问的是什么,因此题目没解完,建议让学生反复读题理解。
4、把两根长都是45毫米的铁条焊接为一根,焊接头用去了5毫米。焊接后铁条长多少毫米?
45+45=90(毫米)
90-10=80(毫米)
错因分析:把两根长都是45毫米的铁条焊接为一根,只有一个焊接头。
5、一本书278页,小明第一天看了55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18页。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55+18=73(页)
278-73=205(页)
错因分析:受干扰条件“278”影响,没看完所提问题问的是什么。应告诉学生,有些题的条件是没有实际用处的(干扰条件),应充分理解题意后再列式。

二年级数学易错题型—锯木头、爬楼梯问题
一、锯木头问题
锯木头问题是二年级数学中常见的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间隔问题的理解。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需要明确锯的次数与木头段数之间的关系。
核心知识点:
木头段数 = 锯木头次数 + 1
锯木头次数 = 木头段数 - 1
例题解析:
例题1:把一根木头锯成相同的6段,一共用了40分钟,每锯一次需要几分钟?
答案:首先,根据公式“锯木头次数 = 木头段数 - 1”,计算出需要锯5次。然后,用总时间40分钟除以锯的次数5次,得出每次需要8分钟。
例题2:把一根木头锯成两段需要3分钟,如果把木头锯成6段需要几分钟?
答案:同样,根据公式“锯木头次数 = 木头段数 - 1”,计算出需要锯5次。由于每次锯木头需要3分钟,所以总共需要15分钟(3分钟/次 × 5次)。
二、爬楼梯问题
爬楼梯问题也是间隔问题的一种,主要考察学生对楼层数与楼梯层数之间关系的理解。

小朋友的学习是一步一个基础,要重视每一个测试。期末了,现我汇总了二年级数学易错应用题,供大家复习参考!
易错题案例:
妈妈买一盏52元的台灯。
(1)如果妈妈付的全是10元,她最少要付( )张10元。
(2)如果妈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盏台灯,她最多带了( )张10元。
错误原因分析:
第1题:学生可能受数的组成的影响,52里有5个十和2个一忽视给出的条件“妈妈付的全是10元”即妈妈不可能有零钱,而错误地填成最少要付5张;第2题:学生可能忽视给出的条件“正好”和“最多”即妈妈除了2元以外其余的都是10元,而错误地填成最多要付6张。
解题思路点拨:
小朋友们仔细读题,你就会发现两道题不同:第(1)题,妈妈付的全是10元,而没有零钱,所以最少要付6张10元才够。第(2)题,妈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盏台灯,证明妈妈带的钱就是52元,所以她最多带了5张10元。
解题过程:
(1)最少要付(6)张10元。
(2)最多带了(5)张10元。
变式矫正:
李老师买一只48元的足球。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必考易错题集锦及答案
以下是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中一些常见的必考易错题集锦,并附有正确答案。家长可以让孩子试做一下,以便找出容易出错的地方,从而提高成绩。
一、长度单位换算题目:一支铅笔长约18厘米,现在需要将其长度转换为毫米,请问铅笔的长度是多少毫米?
易错点:学生可能会忘记1厘米等于10毫米的换算关系。
正确答案:18厘米 = 18 × 10毫米 = 180毫米。
二、加减法运算题目:小明有15支铅笔,给了小红5支后,小明还剩下多少支铅笔?
易错点:学生可能会错误地理解为小明给了小红5支后,总数减少了5支,而不是小明的数量减少了5支。
正确答案:小明给了小红5支铅笔后,小明还剩下15 - 5 = 10支铅笔。
三、乘法口诀题目:计算3 × 7的结果。
易错点:学生可能会混淆乘法口诀,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正确答案:3 × 7 = 21。
以上就是二年级数学易错题的全部内容,二年级数学易错题型—锯木头、爬楼梯问题 一、锯木头问题 锯木头问题是二年级数学中常见的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间隔问题的理解。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需要明确锯的次数与木头段数之间的关系。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