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除法估算?小学三年级估算口诀主要包括加、减、乘、除法的估算方法。加法估算:看个位,个位小于5就舍去,个位大于等于5就进一。比如,23+18,因为23的个位3小于5,所以舍去,估算成20;18的个位8大于5,所以进一,估算成20。那么,23+18就可以估算成20+20=40。减法估算:也是看个位,按照加法的舍入方法进行整十数估算,那么,三年级数学除法估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三年级数学估算方法是四舍五入、进一法、去尾法。具体如下。
1、四舍五入是一种精确度的计数保留法,与其他方法本质相同。但特殊之处在于,采用四舍五入,能使被保留部分的与实际值差值不超过最后一位数量级二分之一假如0到9等概率出现的话,对大量的被保留数据,这种保留法的误差总和是最小的。这也是我们使用这种方法为基本保留法的原因。
2、进一法是去掉多余部分的数字后,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个数字上加1。这样得到的近似值为过剩近似值(即比准确值大)。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四舍五入法不一定是可以,有时会用到进一法(即省略的位上只要大于零都要进一位)。为了使结果更符合贴近客观现实或者使结果有意义。
三年级数学小技巧
1、三位数除以—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可能是二位数。
2、被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商末尾不—定有0。
3、被除数中间有0的除法,商中间不—定有0。
4、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加余数。
5、一个乘数扩大几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就扩大几倍。例:一个乘数扩大2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扩大2倍。
6、一个乘数扩大几倍,另一个乘数扩大几倍,积就扩大两个扩大倍数的积。例:—个乘数扩大2倍,另一个乘数扩大3倍,积就扩大2×3=6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小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对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数感及数学应用意识都有积极的意义。
估算方法:
1、四舍五入:0,1,2,3,4,均不进位,5,6,7,8,9,进位。
2、进一法:进一法是去掉多余部分的数字后,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个数字上加1。这样得到的近似值为过剩近似值(即比准确值大)。
例如,一条麻袋能装小麦200斤,现有880斤小麦,需要几条麻袋才能装完?用880除以200,商为4,余数为80,即使用4条麻袋不可能装完,因此必须采用进一法用5条麻袋才能装完。
3、去尾法:去尾法是去掉数字的小数部分,取其整数部分的常用的数学取值方法,其取的值为近似值(即比准确值小),这种方法常常被用在生活之中。
4、数量单位估计法:用实际生活中的物体去感知数量单位,实际体验数据的大小多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估算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重视,在倡导“有用的数学”这一大的教学环境下,估算更是备受青睐。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小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对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数感及数学应用意识都有积极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三年级学生的估算能力?下面结合三年级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一、优化数学策略,强化估算意识。
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前提要培养学生有估算意识。要想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首先要在具体的情境中改变学生对估算的态度,正确认识估算的价值。
我们现用的三年级教材里,为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增加了很多让学生用估算解决的具体情境,如购物付钱、购买公园门票、租车等,但还远远不够。在目前情况下,学生在估算方面的体验不多,他们往往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需要估算。因此,遇到问题时一般都想到准确计算。所以教师要多创设一些需要用估算来解决的具体情境,让学生不断地感受用估算来解决具体问题的体验,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自己创设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的具体情境,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激活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感受估算与生活的关系,体验估算对解决问题的作用与意义。
除法的估算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16除法的估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目标确定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近似数”“加减法估算”“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它与“加、减、乘法估算”又有所不同,后者一般都运用“四舍五入”(学生有所感悟)法取出近似数再计算,而除法的估算要根据除数来选择被除数的近似数,不一定用“四舍五入”法,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估算的本质轻松地算,合理地算。
教学目标:
① 经历估算的过程, 估算的一般 根据具体情境合理估算
② 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③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策略选择
设计意图:
估算教学的意图简而言之不外乎两个方面:学会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本课中,我创设了“走进校园”的情景串,让学生围绕校园里发生的人、事等问题展开有层次的讨论,在估算方法得到拓展提高的过程中,实现估算意识的积累发展。
教学策略:
①从已知中学。虽然除法的估算方法与已学的加、减乘法有些不同,但教学中,我没有另立门户,而把它放入估算大系统中,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估算的本质,探索、感悟除法估算的方法。
小学三年级估算口诀主要包括加、减、乘、除法的估算方法。
加法估算:看个位,个位小于5就舍去,个位大于等于5就进一。比如,23+18,因为23的个位3小于5,所以舍去,估算成20;18的个位8大于5,所以进一,估算成20。那么,23+18就可以估算成20+20=40。
减法估算:也是看个位,按照加法的舍入方法进行整十数估算,然后相减。例如,56-23,因为56的个位6大于5,所以进一,估算成60;23的个位3小于5,所以舍去,估算成20。那么,56-23就可以估算成60-20=40。
乘法估算:把两位数估算成整十数,再与一位数相乘。例如,3×28,因为28接近30,所以估算成30,结果就是3×30=90。
除法估算:把被除数估算成除数的倍数。例如,78÷8,因为78接近80,而80是8的10倍,所以估算结果就是10。
这些口诀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进行估算,提高计算效率。同时,估算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量关系,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以上就是三年级数学除法估算的全部内容,三年级数学估算方法是四舍五入、进一法、去尾法。具体如下。1、四舍五入是一种精确度的计数保留法,与其他方法本质相同。但特殊之处在于,采用四舍五入,能使被保留部分的与实际值差值不超过最后一位数量级二分之一假如0到9等概率出现的话,对大量的被保留数据,这种保留法的误差总和是最小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