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图形?在长方形ABCD中 ∵OA=OC, ∴△AOD面积=△COD面积=△AOB面积=1/4长方形面积=1/4×15×8=30, ∵△ADF面积=1/2长方形面积=1/2×15×8=60, ∴△ADF面积-△AOD面积=30,那么,五年级数学图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作已知图形绕一点旋转一定角度的方法:
1.选取已知图形的特征点(譬如这图形是一个梯形,特征点就是它的四个顶点);2.从其中一个特征点A向旋转点O作连结线(如果旋转点在特征点上可省这一步);3.作这连结线的旋转所需方向及角度(如顺时针90度)后的线段(譬如特征点是一个顶点A,旋转点O,就是作Oa,使Oa等于OA,与OA夹角为所需角度);4.依次从下一个特征点,重复如2、3方法,得到各条线段;5.将这些线段的端点(原特征点旋转后的点a、b……)依次连结起来,就得到旋转后的图形。
参照附图。
1. 首先,选取图形平移前后的对应点。
2. 在平移前,将图形的这些点连成水平线。
3. 接着,连接平移前后的对应点,形成一条线段。
4. 观察这条线段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这个夹角指示了图形的平移方向。
5. 测量并获取线段的长度,这个长度即为图形平移的距离。
在长方形ABCD中
∵OA=OC,
∴△AOD面积=△COD面积=△AOB面积=1/4长方形面积=1/4×15×8=30,
∵△ADF面积=1/2长方形面积=1/2×15×8=60,
∴△ADF面积-△AOD面积=30,
∵△ABE面积+△AFG面积+△DCG面积+△DFE面积=△ABE面积+30+9+△DCG面积
=△COD面积+△AOB面积+四边形OEFG的面积×2=30+30+9×2=39+39
∴△ABE面积+△DCG面积=39,
∴阴影部分面积之和=△ABE面积+△DCG面积+△AOD面积=69
图是这个吗
一个好的教案能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哦!那么你知道教案怎么写吗?下面是由我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教案”,更多优秀的文章尽在,欢迎大家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图形旋转变换所创造的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生活实例,引出课题。
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是旅游的最佳时节,你们喜欢春游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看一看。(出示图片)想看嘛?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风车是怎样运动的?(旋转)板书课题:旋转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抓住了孩子们爱玩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
图形的旋转的要素是: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和旋转方向。
定义: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
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着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的长度、对应角的大小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图形旋转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旋转对称中心
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后,与原来的图形相吻合,这种图形叫做 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叫做 旋转对称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 旋转角。(旋转角大于0°小于360°)
以上就是五年级数学图形的全部内容,公式:a=(n-2)*12(n是大正方体每条棱上小正方体的个数)。3、一面涂色的块数公式:b=(n-2)^2*6。4、大正方体进行切割以后,一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可以这样总结:以正方体的中心为中心左右上下各去掉一层处在最中间位置的就是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