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 升学 > 幼升小

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

  • 幼升小
  • 2024-09-03

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那么,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我是一名从事了幼儿教育8年的老师,我认为这两者的差异是非常大的,首先:他们两者的年龄不一样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幼儿教育主要是游戏为主要活动让,幼儿去认识周围的世界,其次课堂气份也相对小学教育活跃老师对幼儿的亲和力就显得很重要.
办学方式就更不同了,不过最重要的是办学一定要请这方面专业而且有经验的老师来教.

有部分家长心里面会有所顾虑,害怕孩子在适应新环境时出状况;但也有部分家长做好准备,把孩子带到幼儿园参观,提前让孩子适应环境。其实,无论是有准备与否,都应该明确一点,那就是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在何处?相信处理好这个问题对孩子适应小学环境是有好处的。 在谈两者差异问题前,让我们来做一份题目,看看你能清楚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吗? 1。在幼儿园里你对孩子是何种心态?到了小学,你还可以维持这种心态下去吗? 2。你知道小学的活动课有哪些吗? 3。你知道幼儿园与小学集体教学事件的差异吗? 4。你知道小学的午休时间是多长吗? 5。你知道小学课堂教育与幼儿园有何不同吗? 6。小学里面的师生关系与幼儿园是大不相同的。据了解,幼儿园阶段与小学阶段是有着很大差异的: 家长期望改变 在幼儿园,家长希望的是孩子过一个幸福开心的童年,学习只是“副业”;到了小学,父母就会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分数、表现等,孩子的任务一下子就会加重。 从上面列举两类教育机构的差异,可以看出,孩子由幼儿园到小学需要一个过渡期。父母需要在这方面做好思想辅导与行为指示。 学习时间不同 幼儿园每天上午有2小时左右的集体教学时间,其他全是游戏、劳动、生活时间;小学每天有4~5小时的集体教学时间。 课堂教育制度不同 幼儿园是以游戏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活动,希望孩子在玩耍中增长知识;而小学有严格的教学大纲,课堂教学以函授为主,互动度低。课程灵活性不同 幼儿园强调每日的活动都多姿多彩,适合幼龄孩子的特点;小学的活动课是按周计算,活动课只有体育课、音乐课等,丰富程度大不如前。休息时间不同 幼儿园的孩子,白天可以在园内午睡两个半小时,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上了小学的孩子,基本上每天都有相应科目的作业,休息时间相对减少。照顾程度不同 幼儿园一个班教师是二教一保配备,每时每刻都有一位教师、一位保育员伴随左右,随时解决孩子的困难;而小学是一个班五六位课任教师,一节课一轮换,课间往往无教师在班,孩子一旦有了困难,只有自己解决,这考验的就是孩子的独立性。

幼儿园和小学是相互衔接的两个教育阶段。幼儿园与小学在教育性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有所不同。
1.幼儿园属于非义务教育,而小学属于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普及性”等特点,即让每个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因此,家长必须将适龄孩子送到学校接受小学教育。
2.幼儿园“教养并重”,小学则“以教为主”。
幼儿园除了对儿童进行全面、和谐发展的启蒙教育外,还要给儿童以生活照料和养育等。小学则要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对孩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德、智、体等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每门课程都有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还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3.幼儿园课程是综合性的,将各领域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以主题方式呈现。小学课程则以分科为主,如语文、英语、数学、自然、体育与健身、唱游、美术等,还有各类兴趣活动和探究活动等。
4.幼儿园以游戏为主,注重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小学则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除采用讲授的形式教学外,还非常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探究、讨论、表达等方式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
教育内容的变化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的主要活动是游戏,小学教育是对儿童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的开始,学习成为孩子们主要的任务,孩子需要付出相当紧张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活动形式的变化
幼儿园活动生动有趣,孩子们不会感到枯燥,而小学是通过课堂授课的形式进行学习,教师的教学任务大多是通过讲课、作业、检查、考试来完成,这对儿童自然会产生一定的压力,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自控要求的变化
幼儿园虽然也很重视幼儿行为规范的要求,但纪律的约束度没有小学那么高。孩子一旦上了小学,他们不仅要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还要学习他虽不感兴趣但又必须掌握的知识。因此儿童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必须有较强的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而幼儿园是从尊重孩子角度出发,以孩子兴趣点为重.
所以,我们更侧重对幼儿三大能力:自控能力,自理能力,理解能力的培养,为幼儿跨入小学更能适应小学生活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教育主要针对3——6岁幼儿实施的教育,小学教育是对6—12岁儿童进行的教育,二者因为教育对象年龄段的不同,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也存在很大差距的,比如,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常规来说是六大领域,教学方式以游戏活动为主。小学教育就开始让孩子接触基本的科学知识,教学内容也开始由易转难,有一套系统的知识体系需要教给孩子。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产生学习与生活环境的转换,更存在着教师角色、同伴关系、行为规范和社会期望等因素的极大变化。仔细研究与思考这些变化,对于我们“为儿童作准备”,解决好幼小衔接问题,会很有帮助。

首先,学习与生活环境的变化。在幼儿园,活动室布置得五彩缤纷,桌椅可以移动,游戏材料丰富多样,有各种活动区、各类图书、玩具,可供儿童自主游戏、观察、娱乐,活动的空间较大。而在小学,教室布置比较单调,密密麻麻地排满了桌椅,几乎没有活动的空间。幼儿期的自由、活泼、自主的学习环境转换成学科学习、有作业、受教师支配的学习环境。

 其次,教师角色的转换。在幼儿园,教师像母亲一样照顾幼儿的饮食、睡眠、冷暖、卫生等,与幼儿有相当多的个别交流。在小学,教师固然也会去照顾儿童的生活,与他们个别交流,但其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批改作业和班级管理上。

 第三,同伴关系的改变。儿童进入小学,在幼儿园里熟悉的小伙伴很少有机会在同一个班级,他们得面对陌生的新伙伴。而且他们在幼儿园游戏中的平行协作的同伴关系在小学的学习中增加了竞争的因素。

 第四,行为规范的新要求。幼儿园以游戏作为基本活动,孩子们可以自由活泼、轻松愉快地学习和生活。而在小学,基本的学习和活动形式是上课。对儿童的学习行为和日常生活行为有了新的规范性要求。比如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地听讲,思维要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作业要按时完成,日常生活要自理,等等。

第五,对儿童的学习期望的变化。在幼儿园,孩子也要学习,但对他们的学业知识与技能还没有严格的任务要求。进入小学以后,学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他们必须完成的,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的学习量大幅度增加,在质的方面也有一系列硬性的、统一的规定和要求,并进行相应的考核评价。教师和家长又往往以学生学科成绩的优劣来评价,并对其提出期望。 

以上就是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的全部内容, 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