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列表法?列表法列法如下:一元函数列表法 以y=6/(x-3)为例,进行列表法分析:x:自变量;y:因变量。画出表格,横向为自变量,纵向为因变量。对自变量赋值,计算出因变量结果,填入表格。多元函数列表法 以z=6/(x-y)为例,那么,小学数学列表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三年级数学列表法解决问题的技巧就是要确保有序列举出所有的方案,从大到小进行列表,不重复,不遗漏。
三上数学12——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本课内容主要学习解决与吨有关的实际问题,介绍运用列表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把符合要求的方案一列举出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策略。同时,在运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不重复、不遗漏地进行思考,也就是在列表的时候要做到有序,从大到小进行列表,最后找到符合要求的方案。
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例题:
1.三年级有32位同学去租船,大船限坐6人,小船限坐4人,每条船都要坐满。可以怎么租船?
2.一本书需要45元,小明有5张10元和5张5元的,怎么付钱正好不用找零?
3.鸡和兔共有9只,脚一共有28只。鸡和兔各有几只?
4.旅游团23人旅馆住宿,住3人间和2人间(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
5.一张靶纸共3圈,投中内圈得10环,投中中圈得8环,投中外圈得6环。小华投中3次,可能得到多少环?
6.一辆车载质量为4吨,另一辆车载质量为5吨。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24吨?
小学数学解题方法解题技巧之列表法
把应用题中的条件简要地摘录下来,列表分类整理、排列,并借助这个表格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在用列表法解题时,要仔细判断题中哪些数量是同一件事中直接相关联的,哪些数量是同一类的。排列数量时,要尽量做到“同事横对”,“同名竖对”。这就是说,要使同一件事中直接相关联的数量横向排列,使同一类的、单位名称相同的数量竖着排列,还要使它们的数位上、下对齐。
这样就可以在读题、列表的过程中正确识别数量,选择数量,理解数量之间的联系、区别,理清思路,为下一步的分析、推理作好准备。
(一)通过列表突出题目的解法特点
有些应用题的解法具有一定的特点,如果把题中的条件按一定的格式排列,整理成表,则表格会起到突出题目解法特点的作用。
例1 桌子上放着黄、红、绿三种颜色的塑料碗。3只黄碗里放着51个玻璃球,5只红碗里放着75个玻璃球,2只绿碗里放着24个玻璃球。要使每只碗里玻璃球的个数相同,每只碗里应放多少个玻璃球?(适于四年级程度)
解:摘录题中条件,排列成表15-1。
表15-1
求每只碗里应放多少个球,要先求出一共有多少个碗,和在这些碗中一共放了多少个球。由于表15-1中把碗的只数排列在前一竖行,把球的个数排列在另一竖行,
所以只要看着表15-1中竖着排列的碗的只数和球的个数,便可算出碗的总数和玻璃球的总数,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运用列出表格来分析思考,寻找思路,求解问题的方法叫做列表法。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时常运用列表法,例如还原问题和逻辑问题时,可以使用的就是列表法。对于一些计算比较简单,而且多次重复计算的问题,使用列表法,表达简洁,不易出错,有些问题,无法列式计算,只能采用列表推演。
总之,使用列表法可以解决许多复杂而有趣的问题,运用列出表格来分析思考,寻找思路,求解问题的方法叫做列表法,列表法简洁,易懂,量与量之间的关系非常明确,便于学生解答实际问题。
运用列出表格来分析思考、寻找思路、求解问题的方法叫做列表法。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时常运用列表法,例如如果还原问题(逆推法)和逻辑问题时,可以使用的就是列表法。对于一些计算比较简单,而且多次重复计算的问题,使用列表法,表达简洁,不易出错,还有些问题,无法列式计算,只能采用列表推演,总之,使用列表法可以解决许多复杂而有趣的问题。运用列出表格来分析思考、寻找思路、求解问题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变得容易处理。
换元法又称辅助元素法、变量代换法。通过引进新的变量,可以把分散的条件联系起来,隐含的条件显露出来,或者把条件与结论联系起来。或者变为熟悉的形式,把复杂的计算和推证简化。
以上就是小学数学列表法的全部内容,运用列出表格来分析思考,寻找思路,求解问题的方法叫做列表法。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时常运用列表法,例如还原问题和逻辑问题时,可以使用的就是列表法。对于一些计算比较简单,而且多次重复计算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