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 二年级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小学二年级除法题大全

  • 二年级
  • 2023-12-17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二年级下册学习的除法口诀表,是孩子们学习数学时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之一。在学习除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掌握以下口诀:1. 倍数口诀:除数和商的积是被除数。2. 商口诀: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商。那么,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二年级下册除法竖式计算题

【 #教案#导语】表内除法(二)是在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复习旧知

1、开火车,说结果。

36÷6=25÷5= 24÷6 =

30÷6=5÷5= 12÷3 =

16÷4=(大家一起说,并给予鼓励)

2、背诵7、8、9的乘法口诀引入课题。(抽生背7、8的乘法口诀,大家一起背9的乘法口诀,并给予鼓励。)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师:同学们,六月有一个属于你们的节日,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生:“六一”儿童节。

师:恩,那在六一儿童节那一天,你们都会做些什么呢?(抽生说)

师:你们知道吗,二一班的小朋友已经在为六一儿童节做准备了,我们快来看看他们都在做些什么吧!(出示课件)

2、引导观察,收集信息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通过观察,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课件展示答案)

3、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4、学生汇报

指名汇报问题,教师PPT展示“平均每行挂几面?”“每个小组分几颗?”“可以摆几行?”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探究56÷8的口算方法。

二年级数学上册

二年级下册学习的除法口诀表,是孩子们学习数学时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之一。在学习除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掌握以下口诀:

1. 倍数口诀:除数和商的积是被除数。

2. 商口诀: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商。

3. 余数口诀:被除数减去除数乘以商等于余数。

4. 除法口诀:除数乘以商加余数等于被除数。

这些口诀的掌握对于孩子们学习数学、解题都非常重要。在学习除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不断地练习,掌握口诀的运用,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理解口诀的含义,知道它们的作用和运用方法。

2. 在练习口诀的过程中,要注意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可以通过做题、闯关来提高计算能力。

3. 在解决问题时,要善于运用口诀,理解问题的难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除法口诀表是孩子们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需要不断地练习和掌握。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解决数学难题,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100以内混合计算500道

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题,如:

一、21÷5=4.....1。

二、32÷6=5.....2。

在整数的除法中,只有能整除与不能整除两种情况,当不能整除时,就产生余数,所以余数问题在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当不能整除时,就产生余数,取余数运算:a mod b = c(b不为0) 表示整数a除以整数b所得余数为c,如:7÷3 = 2 ······1。

除法的法则:

除法的目的是求商,但从被除数中突然看不出含有多少商时,可用试商,估商的办法,看被乘数最高几位数含有几个除数(即含商几倍), 就由本位加补数几次,其得数就是商。

小数组:凡是被除数含有除数1、2、 3倍时,其法为:

被除数含商1倍:由本位加补数一次。

被除数含商2倍:由本位加补数二次。

被除数含商3倍:由本位加补数三次。

二年级下册口算除法题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面是的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例4,做一做,练习三1、2、题。

教材分析:

除法的认识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之上的。为此,教材中把对除法的初步认识设计在平均分的后面。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而我所说课的除法是在此基础上的升华。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并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教材中特别注重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创设一个生动的情景,有利于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教材能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来编写内容,先比较抽象地了解除法的含义,再到具体地写除号、除法算式以及读除法算式等等。

学情分析:

除法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

除法表. 二年级

教案是每个老师都要提前做好的工作,这是为了能够教好学生。下面是的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有余数的平均分,并能根据图正确列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知道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1、每人分2枝铅笔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做一个分铅笔的游戏。

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了10枝铅笔,请每组的1号同学分一分,每人2枝,可以分给几个人?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分的结果?

分完了没有?

其他组和他们分得一样吗?

我们把这一次分铅笔的结果填在这样的一张表里。

出示表格(用黑板出示):

每人分几枝 分给几人 还剩几枝

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填2),分给了几人?(填5)。

还剩几枝?没有剩余,我们就画上一短横。(划横线)

2、每人分3枝、4枝、5枝、6枝铅笔

10枝铅笔,每人分2枝,5个人正好分完。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填3),会怎么样呢?每人分4枝(填4)、5枝(填5)、6枝(填6)呢?我们一起试着来分一分。

以上就是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全部内容,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