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知识点?4、区分比和比值。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6、比和除法、那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知识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首先的比的意义,比的各部分名称,比的基本性质,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联系,
比的应用.
比例应用题:1.先求出份数,再求出各部分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用总数和各部分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或者乘各部分量所对应的分率。
解题高招:
当A:B=1:2时应用内项积等于外项积
所以2A=B
当B分之A=2分之1时,交叉相乘
所以2A=B
当A:B=1:2时,还可以用设参数:设每份数为K
所以A=2K
B=K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认识知识点:
(一)比的基本概念。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2、比值通常用分数、小数和整数表示。
3、比的后项不能为0。
4、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值。
6.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二)求比值。
求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
(三)化简比。
化简比: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求出分数的比值后,在把分数比值改成比。
(四)比的应用。
1、比的第一种应用:已知两个或几个数量的和,这两个或几个数量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有60人,男女生的人数比是5:7,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题目解析:60人就是男女生人数的和。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60÷(5+7)=5人。
第二步求男女生:男生:5×5=25人女生:5×7=35人。
2、比的第二种应用:已知一个数量是多少,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另外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有男生25人,男女生的比是5:7,求女生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题目解析:“男生25人”就是其中的一个数量。
1、“:”是比号,读做“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例如:a:b=(a是比的前项;b是比的后项;是比值,比值一般是分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2、求比值、化简比的方法:都可以用前项÷后项。例如::=÷(b、d0)
3.比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例如:a:b=a÷b=(b0)。
4.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值。
例如:a:b=a÷b=(b0)。
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例如:a:b=
a
:b
=(b不等于0)
数学某种意义上属于形式科学,而非自然科学。不同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数学的确切范围和定义有一系列的看法。以下是小编准备的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欢迎借鉴参考。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3.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4.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5.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6.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7.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二、学习难点:
1.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2.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4.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5.百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6.理解圆周率“π”;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画具有定半径或直径的圆;
7.理解比的意义。
比: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比的后项。
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a:b=c:d或a/b=c/d
比例的性质: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ad=bc。
正比例:若A扩大或缩小几倍,B也扩大或缩小几倍,则A与B成正比。
反比例:若A扩大或缩小几倍,B也缩小或扩大几倍,则A与B成反比。
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按比例分配:把几个数按一定比例分成几份,叫按比例分配。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c=a+。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c=a×。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c=a×c+b×c。
以上就是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知识点的全部内容,6、 路程一定,速度比和时间比成反比。(如:路程相同,速度比是4:5,时间比则为5:4) 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 (如:工作总量相同,工作时间比是3:2,工作效率比则是2:3)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3 认识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