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教案?【教案一】活动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12个生字,正确书写7个生字。2.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儿歌,理解儿歌内容。3. 学生能够了解夏天小动物的生活,产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学准备:课件、课本、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教师引导学生口述学习目标,了解学习任务。二、归类识字 1. 教师出示词语,学生自主阅读。那么,一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教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姓氏歌》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12个生字;认识弓字旁、金字旁。
会写“姓、什、么、双、国、王、方”7个生字,知道笔画顺序,会组词。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步骤:
学生自己先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进行拼读。
教师进行范读,随后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正确朗读。
引导学生说一说班上同学的姓氏,如“女兆姚、西早覃、口十叶”等,增加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对姓氏的兴趣。
组织学生进行课本上的问答游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熟读词语、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步骤: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词语:“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古月胡、上官、双方、国王、什么”。(加粗字体为必须认识的字)
教师领读,然后请学生上台当小老师进行领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信心。
教师随机抽取几个字,认识并会读的学生站起来大声读出,以此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增加课堂趣味性。
引导学生根据笔顺歌自己思考笔画顺序,并请四位学生上台将“姓、什、么、双、方、国、王”七个字的笔顺写在黑板上,其余学生在书本上的田字格中书写,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笔画顺序。

◆精心设问,激活思维;扶放结合,培养能力
师:同学们自由读第3自然段,给每句话标上序号,想想每句话的意思。(生自读课文。)
生:这段共有四句话。
师:好,下面我们来逐句理解。请同学们看黑板,读一读,再比较哪句话写得好?
出示句子:1.小壁虎爬到小河边。2.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
生:这两句话都是说小壁虎爬到了小河边,但第2句更好一些,因为说得更具体。
师:老师也同意你的看法。第2句更好,从“爬呀爬”可以看出小壁虎爬了很远,他是从墙脚爬到小河边的,爬了很远的距离。
生:从“爬呀爬”还可以看出他爬得很慢。因为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他又疼,又伤心,所以爬得慢。
师:你们真会讲道理,谁来读一读?
(生读出伤心的语气,“爬呀爬”语速稍慢一些。)
师:小壁虎来到河边看到了什么?(生读第2句。)
师:什么是“摇着”,谁能来解释一下?
生1:“摇着”就是摆着。
生2:“摇着”就是鱼在水里游,尾巴不停地动着。
师:(出示图片)小壁虎看到鱼在水里摇尾巴摇得这样开心,心里会怎么想?
生1:小壁虎会想:小鱼姐姐的尾巴真漂亮,要是我也有这样一条尾巴,该多好啊!
生2:小壁虎会想:如果我有了尾巴,就可以和小鱼一样自由自在啦……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咱们接着往后看。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部编本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本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3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和1个部首,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到祖国的美好,激发起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多种方法积记生字。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祖国的辽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喜欢旅游吗?想到每个国家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来实现这个美好的梦想。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范读课文。生注意听准字音。
2、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轻音节读准音。
3、再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4、“经验小交流”,你喜欢哪个字?你是采取什么好方法记住它的?
5、学习一个新的部首,“立刀旁”。
6、生汇报每个字的学习方法。
7、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乡”。
三、练习:多音字(乐)
四、课后作业。

【 #教案#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考 网准备了《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案三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认识“咕、咚、突、传、腿、耍、慌、狮、阴、吵、追、转”12个生字;会写“看、着、兔、伙、松、玩、眼”7个生字。学习“羊字头”和“足字旁”2个新偏旁。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实真相”。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逐步达到感情朗读的水平;识字、写字练习。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吸引学生,揭示课题
1、多媒体播放多种声音,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
2、(板书课题),请大家举起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两个字。(要求:字要写得横平竖直才好看。)齐读课题
3、细心的孩子,认真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形声字,象声词)
4、提问:“咕咚”是谁发出的声音呢?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 #一年级#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教学重点:
借助形声字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8个生字;借助插图和动作演示理解词义。
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交流四季的特点。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着重指导读好生字“春”。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
2、指导学生读课文。
(1)分部分读课文,师相机正音。
(2)让学生选读课文,重点引导说说春天景物的变化,师相机点拨。
以上就是一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教案的全部内容,(2)谜语:撇刀头下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弯钩里面两小撇,一撇一捺在外头。 ①出示谜底:象 ②教师引言:“象”是个象形字,本课还有一个象形字“羊”,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象”字和“羊”字的演变过程。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