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 三年级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三年级上册课本数学电子版

  • 三年级
  • 2025-08-08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三年级数学学的内容如下:上册:1、测量(长度单位及质量单位)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3、四边形 4、有余数的除法 5、时、分、秒 6、多位数乘一位数 7、分数的初步认识 8、可能性 9、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与组合问题)下册:1、位置与方向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统计 4、年、月、日 (一年有十二个月,七个大月,三十一天)制作年历 5、两位数乘两位数 6、那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小学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公式和概念涵盖了多个基础领域,包括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加减法和四边形等。在长度单位方面,学生需要掌握从毫米到千米的转换关系,例如1米等于100厘米,同时也了解1千米等于1000米。质量单位则涉及吨、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如1吨等于1000千克。

加法和减法是三年级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法公式包括:加数+加数=和;而减法公式则有:被减数—减数=差。学生还应学习加减法的验算方法,比如加法可通过交换加数位置验证和是否不变,或者用和减去一个加数验证另一个加数。对于减法,验算方法包括用差加减数验证被减数,以及被减数减去差验证减数。

在几何学部分,学生需要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包括四条直边、四个角以及封闭图形。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是两对边相等且对角相等,但容易变形。周长的概念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长+宽)×2,而正方形的周长则为边长×4。

关于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则表明余数总是小于除数。时、分、秒的转换关系同样重要,1分钟等于60秒,1小时等于60分钟。数学中的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这一点也需要掌握。

分数是三年级数学中的另一重要概念,分数表示将一个物体分成几份,其中的几份。

2025新教材三上电子版

小学数学(人教版)从三年级开始学习分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即是《分数的初步认识》。

小学分数运算的技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所有的整数、小数计算技巧全都可以在分数的巧算上加以应用,例如乘法的运算定律、提取公因式、字母替换等常用方法。

2、分数简算中独有的方法,包括分数裂项、整体约分法等。

扩展内容:

小学分数技巧:

1、凑整法:与整数运算中的“凑整法”相同,在分数运算中,充分利用四则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如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使部分的和、差、积、商成为整数、整十数...从而使运算得到简化。

2、改顺序:

在一个只有加减法运算的算式中,给算式的一部分添上括号,如果括号前面是加号,那么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不改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减号,那么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要改变,即加号变减号,减号变加号。用字母表示: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课本数学电子版

【 #三年级#导语】数学可以训练你的思维能力,思维方式。当然最重要的是与自己能在社会上生活有关,你想找到好的工作,基本都是和数学都是有关系的。因此从小的学习十分有必要。以下是 无 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快的是(秒针),走得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

半时=30分60分=1时

60秒=1分30分=半时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2025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版

小学数学公式涵盖了多个几何图形的计算方法和算术运算规则。对于长方形,其周长计算公式为C=(a+b)×2,面积则是S=ab。正方形的周长为C=4a,面积为S=a×a。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是S=2(ab+ah+bh)和V=abh。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为S=a×a×6和V=a×a×a。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S=ah÷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分别为S=ah和S=(a+b)×h÷2。圆的周长和面积分别为C=2πr和S=πr²。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分别为V=πr²h和V=πr²h÷3。在算术运算中,每份数与份数的乘积等于总数,总数除以份数等于每份数,总数除以每份数等于份数。1倍数与倍数的乘积等于几倍数,几倍数除以1倍数等于倍数,几倍数除以倍数等于1倍数。速度与时间的乘积等于路程,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时间,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

单价与数量的乘积等于总价,总价除以单价等于数量,总价除以数量等于单价。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的乘积等于工作总量,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等于工作时间,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时间等于工作效率。加数与加数的和等于和,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去减数等于差,被减数减去差等于减数,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目录

1.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1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 进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 = 1公里

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以上就是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的全部内容,小学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公式和概念涵盖了多个基础领域,包括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加减法和四边形等。在长度单位方面,学生需要掌握从毫米到千米的转换关系,例如1米等于100厘米,同时也了解1千米等于1000米。质量单位则涉及吨、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如1吨等于1000千克。加法和减法是三年级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