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六年级数学下册一、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1 第一单元 负数 1.负数:在数轴线上,负数都在0的(左侧),所有的负数都比自然数小。 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界限。 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 1、圆柱的特征:(1)底面的特征:圆柱的底面是完全相等的两个圆。那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负数
负数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比0小的数。在六年级下册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和理解负数的性质和应用。
负数的定义:负数是比0小的数,用“-”号表示。例如,-3、-5等。
负数与正数的比较:负数总是小于正数和0。
负数的加减法:两个负数相加,取两数的绝对值相加后再在前面加上“-”号;负数与正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进行计算。
负数的乘法:负数乘以正数得负数,负数乘以负数得正数。
负数的除法:除以一个负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结果的正负取决于被除数和除数的符号。
负数的应用:在温度、海拔、财务收支等领域中,负数有广泛的应用。
第二单元 百分比
百分比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在六年级下册中,学生将学习百分比的概念、计算和应用。
将懒散收起,背好书包,为人生的成功努力,对暑假说再见,奔赴课堂,为明日的辉煌读书,开学日,整装待发,带好自信,冲向知识的海洋,开拓人生的辉煌!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下册一、二单元知识点归纳,一起来看看吧。
六年级数学下册一、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1
第一单元
负数
1.负数:在数轴线上,负数都在0的(左侧),所有的负数都比自然数小。
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界限。 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
1、圆柱的特征:(1)底面的特征:圆柱的底面是完全相等的两个圆。
(2)侧面的特征: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高的特征:圆柱有无数条高。
2、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当沿高展开时展开图是(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因
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沿高展开图是(正方形);当不沿高展开时展开图是平行四边形。
4、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 用字母表示为:S侧=Ch。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成数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成数的定义:
成数表示比率:一数为另一数的几成,即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也可以理解为百分之几十。例如,五成即5/10,也就是50%。
成数与百分数、分数的转换:
成数转百分数:几成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三成等于30%。
百分数转成数:将百分数除以10即可得到成数。例如,80%等于八成。
分数与成数的转换:分数也可以转换为成数,例如1/2可以转换为五成。
成数在应用题中的应用:
增长或减少问题:在解决增长或减少问题时,可以先将成数转换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根据一个数多多少个百分数的求解方法来求解。例如,如果衣服的进价提高了10%,则意味着进价变为原来的110%。
利润问题:在利润问题中,成数也常被用来表示商品的利润率或盈利比例。
数学公式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涵盖了小学阶段的众多知识点。以下是部分小学数学公式整理:
1. 基本算术公式: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单位转换公式: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关系: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关系: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的关系: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的关系: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积的关系: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10. 平均数计算公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1. 正方形周长与面积: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面积=边长×边长。
12. 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表面积=棱长×棱长×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六年级下册数学中比例的知识点归纳如下:
1. 比例的意义定义: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包含第一比例项、第二比例项、第三比例项和第四比例项。理解比例的基本概念是掌握后续比例知识点的基础。
2. 比例的基本性质性质:在比例中,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这是解决比例问题的重要依据,掌握这一性质有助于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3. 解比例的方法方法:学习交叉相乘法和求比值法等方法来解决各种比例问题。通过不断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应用这些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比例问题。
4. 比例尺的应用概念:比例尺用于表示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应用:根据比例尺可以计算出图上的距离对应的实际距离,这在地图、建筑等领域尤为重要。
5. 正比例和反比例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以上就是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的全部内容,六年级下册数学中比例的知识点归纳如下:1. 比例的意义 定义: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包含第一比例项、第二比例项、第三比例项和第四比例项。理解比例的基本概念是掌握后续比例知识点的基础。2. 比例的基本性质 性质:在比例中,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这是解决比例问题的重要依据,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