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 五年级

五年级数学教案,五年级数学书写课教案设计

  • 五年级
  • 2025-07-27

五年级数学教案?《倒数》五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一、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10以内数的倒数概念,能够准确进行倒数操作。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顺数与倒数的规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倒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列的可逆性和传递性。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那么,五年级数学教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外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够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够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法与学法:

1、教学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以发挥形象思维和生活体验对于抽象思维的支持作用。

2、教学中,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在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有实例、图示加以概括,建构知识的内涵。

五年级数学教案下册

小学五年级数学《因数与倍数》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

出示:因为2×6=12

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

(指名生说一说)

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

师:谁来出一个算式考考全班同学?

5、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出示课题:因数 倍数)

齐读p12的注意。

二、新授

(一)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1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汇报

(18的因数有: 1,2,3,6,9,18)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五年级数学社团教案20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够运用小数乘法进行估算。

2、能应用小数乘法的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

1、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综合和判断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问题的密切联系

2、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解释估算过程,并能根据题意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解释估算过程,并能根据题意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练习纸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引入

1、估算(得数保留整数)

34.6≈ 56.4≈ 47.8≈

23.1+34.3≈ 43+54.8≈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和估算有关的知识。

2 探究新知

1.用估算来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8主题图

师:今天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了,不过有一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帮妈妈解决一下。

课件出示问题

(2)整理信息,理解题意。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把你发现的信息填在课前准备的表格内。

(要求学生认真分析,理解题意,填写表格)

师:把这些信息写在表格里有什么好处?

生:可以看得更清楚,更容易理清题目的意思。

五年级下册数学简短教案

《商的近似数》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感受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2过程与方法: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取商的近似数,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2 教学难点:

理解求商的近似数与积的近似数的异同。

教学工具

ppt、题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 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按照要求写出表中小数的近似数。(PPT课件出示题目。)

2.求出下面各题中积的近似值。(PPT课件出示题目。)

(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2.83×0.9;

(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1.07×0.56。

3.揭示课题:我们已经会求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数了。在小数除法中,常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虽然除得尽,但是商的小数位数比较多,实际应用中并不需要这么多位的小数,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

2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教学教材第32页例6。

五年级小册数学优秀教案

《倒数》五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一、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10以内数的倒数概念,能够准确进行倒数操作。

能力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顺数与倒数的规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倒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列的可逆性和传递性。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倒数的概念及内在规律。

难点:掌握倒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理解数列的可逆性与传递性。

三、活动准备

教具

数字卡片、教学挂图、投影仪、电视机。

学具

学生每人一套数字卡片。

四、活动过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复习旧知,引出倒数的概念。

以上就是五年级数学教案的全部内容,③完成第(2)问: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 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一般要除到被保留位数的下一位;也可以除到被保留的位数后,看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余数超过或等于除数的一半时,可直接向前一位进一,取商的近似值;如果余数不到除数的一半,则直接保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