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上册:1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2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3望天门山 (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那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三年级
上册:《烂蔽夜书所见》叶绍翁,激敬《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王维,《望天门山》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下册:《咏柳》贺知章,《春日》朱熹,《乞巧》林杰,《嫦娥》李商饥铅州隐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中,收录了三首古诗,分别为《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与《望洞庭》。这三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的独到见解,更传递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望天门山》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开篇,描绘出天门山的壮美与江水的流动之美。接着,“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一句,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与人的活动巧妙结合,令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自然之美。
接下来是《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苏轼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开篇,描绘出西湖在晴天与雨天的不同风貌,细腻而生动。随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句,将西湖与美女西施相提并论,赋予西湖以人的灵性与美。
最后,《望洞庭》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开篇,描绘出洞庭湖在秋夜月光下的宁静与和谐。接着,“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一句,将洞庭湖的山水之美与“白银盘里一青螺”的形象巧妙结合,展现出洞庭湖的独特魅力。
这三首古诗,无论是描绘自然景观的壮美,还是传达诗人的情感与哲思,都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审美,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学习。
第一册
《咏鹅》骆宾王(唐)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第二册
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第三册
游哗滑静夜思 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草 白居易(唐)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第四册
春晓
孟浩然(唐)
春眠不知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所见
袁枚(清)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第五册
夜宿山寺
李白 (唐)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登鹳雀楼
王之涣 (唐)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古风(悯农)
李绅 (唐)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蚕妇
张俞 (宋)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第六册
小池
杨万里 (宋)
泉眼无声惜细流神腊,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儿垂钓
胡令能 (唐)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清)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江上渔者
范仲淹 (宋)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第七册
望庐山瀑布
李白 (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杜甫 (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早发白帝城
李白 (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山行
杜牧 (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第八册
咏柳
贺知章 (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宋)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寻隐者不遇
贾岛 (唐)
芦谈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题西林壁
苏轼 (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九册
宿建德江
孟浩然 (唐)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鹿柴
王维 (唐)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梅花
王安石 (唐)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第十册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唐)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宋)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第十一册
暮江吟
白居易 (唐)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赠汪伦
李白 (唐)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十二册
示儿
陆游 (宋)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唐)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我不知道你是哪一年上学的,我想这些应该有你想要的.
小学三年级古诗词(人教版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文大意: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文大意:独自客居他乡,每到欢庆佳节时,就更加思念家中的亲人。我在遥远的异乡想象着,今天兄弟们登高的时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个人。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文大意: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太阳旁边飞速飘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文大意:湖水波光闪动的景象在初晴的衬托下才显得漂亮;山中云雾弥漫,飘着小雨,也很奇妙;想把西湖比作那美丽的西施;无论淡妆浓抹总能恰到好处。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文大意: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整株树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而成。
小学三年级上册的古诗包括:《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江雪》、《夜宿山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采莲曲》、《绝句》等。
这些古诗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朗读和背诵这些古诗,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艺术,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其中,《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诗歌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景色,表达了作者豁达开朗的胸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望庐山瀑布》则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展现了作者激情豪迈的诗歌风格。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学生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同时,这些古诗也能够启迪学生们的思想,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以上就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的全部内容,语文园地三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四 人心齐,泰山移。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第六单元 课文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