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6:20到9:10经过了几时?讲解:可以这样想:6点20分到7点整,经过了40分钟,7点整到9点整经过了两小时,9点整到9点10分经过了10分钟;40分钟+2小时+10分钟,一共经过了2小时50分钟。那么,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读写钟面时刻,知道 1 时=60 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并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 习的意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学习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和探索交流的时 间.同时,借助课件直观形象的动态演示,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积极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进 一步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重点:教学重点:会读、写钟面时刻并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 教学难点 难点:教学难点:知道 1 时=60 分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 学生:钟面模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画片吗?(喜欢!)你们看这是谁呀?(蓝猫!)(出 示课件——蓝猫) 蓝猫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老朋友,你们还认识它吗?它能帮助我们干什么呢?(认 识时间)今天这节课我们和蓝猫一起,再一次走进有趣的时间王国,让我们进一 步来认识时间吧!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钟面,你能钟面上有什么吗?课件出示钟面图,生答:钟面上有.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钟面上还有 12 个数字,刚才同学们说钟面上有大格,到底有多少个呢?咱们一起来数一数.同学们说还有小格,每个大格里有多少小 格呢?拿出你的钟面数一数,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任意找出一个大格数一数.生充分回答.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从 12 到 1 有几个小格,从数字 1 到 2 从数字 12 到 2 有几个小格?生 10 个,从 12 到 3 有几个小格?你是怎样知道的?生一个一个数的,5 个 5 个数的.那你能说出每个大格所对应的小格数吗?课 件出示,钟面对应的小格数,钟面上有 60 个小格.时针从 12 走到 1 经过了一个大格也就是一个小时,那么时针从 1 走到了 2 是几 个小时?时针从 4 走到也是一小时?你还能说出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一小时 学生充分的说 同学们说的真不错,我们已经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时间经过一小时,那么分针走一 小格就是 1 分钟.演示:分针每走一小格就是 1 分.
《认识时间》一课的教学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是本学期的一个难点。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是概念课。
《认识时间》概念课。因为对于这个年级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在课堂教学时,通常老师会运用多媒物圆穗体课件,直观展示钟面,使时间这一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给学生以较强的视觉刺激,帮助他们建立丰富的感性经验。
时间的概念:
时间是标注事件发生瞬间及持续历程的基本物理量。
时间是一个较腔丛为抽象的概念,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时间概念包含时刻和时段两个概念。时间罩卜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
例如月球绕地球周期,地球绕太阳周期,地球自转周期,原子震荡周期等。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说时间和空间是人们认知的一种错觉。
如果对于这弊皮悄个q方面或者是解题技巧有各种的握渗疑问都是可以向老师或者同学提问租渣的,如果有问题钱了,不要想着自己解决,一定要问清楚,否则可能会留下很大的漏洞。
6点20分到7点整,友哪经过了40分钟,7点整到9点整经过了两小时。二年级数学认纯告镇做粗识时间,6:20到9:10经过了几时?讲解:可以这样想:6点20分到7点整,经过了40分钟,7点整到9点整经过了两小时,9点整到9点10分经过了10分钟;40分钟+2小时+10分钟,一共经过了2小时50分钟。
2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时间的思维导图画法如下:
画法分析:
1、了解钟表的基本特征,包括形状以晌信及指针、数字和刻度这些基本的构成,哪个是时指针,哪个是分指针,刻度和数字又余誉是怎样,这些都是读出时钟时间的基本指标。
2、钟表的信息,主要是整时和分钟的读数,有时也会精确到秒,甚至更小的单位。
3、时、分、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它们之间也能相互转化,分针转动一周为1小时,秒针转动一圈为1分钟。
4、为了方便记录时钟的时间信息,有两种基本的记录方法,普通计时法和数字计时法。
5、时间在生活中出现的非常频繁,留心我们的竖谨段生活是如何离不开时间的。
以上就是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的全部内容,二年级认识时间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