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 六年级

数学六年级,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

  • 六年级
  • 2024-10-14

数学六年级?六年级数学主要学习的内容包括:1. 分数的加减乘除在六年级,学生将深入学习分数的运算规则,包括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对分数进行通分、约分以及如何进行混合数的转换。还需要了解分数与整数之间的运算关系。2. 比例和百分比这一部分的学习重点在于理解比例的概念,包括比例的定义、那么,数学六年级?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六年级数学课程

小学6年级所有数学公式定理,数量关系: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5、加数+加数=和。

6、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数学[英语:mathematics,源自古希腊语μ_θημα(máthēma);经常被缩写为math或maths],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一.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或性质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二.几何图形计算公式

(1)周长:即围绕物体一周的长度。

①长方形周长=(长+宽)×2 C=(a+b)×2 ②正方形周长=边长×4 C=4a

③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C=πd C =2πr

(2)面积:即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①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②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a2

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④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⑤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⑥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S=πr2

⑦直径d=2r 半径=直径÷2 r= d÷2 ⑧环形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S环=S外-S内

【相互联系】 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是以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为基础的。如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梯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圆拼成长方形的长时1/2C,宽是R.

(3)表面积:立体图形的所有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①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②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6a2

③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Ch =2πrh

④圆柱体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S= Ch+2πr2 = 2πrh+2πr2

注意: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是正方形,C=h 2πr=h

(4)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体积

①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②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3

③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πr2h ④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1/3sh= 1/3πr2h

【相互联系】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可统一成:V=sh即底面积×高.。

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太多了,你仔细看一下: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a长??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给满意啊

六年级必考50道应用题

小学数学最难的是六年级数学阶段。

六年级数学知识的难度达到小学数学的最难阶段,特别是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对于孩子来说,难度是最大的,很多学生到了六年级成绩下滑很快,很多题目不理解做起来是相当的费劲。这个时期的学生一定要多理解,多思考。

这时期计算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就是综合运用,六年级数学是把小学阶段的知识、方法、技巧大归纳阶段,特别是应用题需要孩子多做题,多动脑才能出效果。

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

1、主动预习:

新知识在未讲解之前,认真阅读教材,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是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培养自学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看书,带着老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去预习。

2、思考是数学学习方法的核心:

一些孩子对公式、性质、法则等背的挺熟,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却又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答问题。所以说,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家长最大的作用是启发。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去主动思考解题的思路,掌握学习方法。

小学六年级数学一二单元测试卷

一.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或性质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二.几何图形计算公式

(1)周长:即围绕物体一周的长度。

①长方形周长=(长+宽)×2 C=(a+b)×2 ②正方形周长=边长×4 C=4a

③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C=πd C =2πr

(2)面积:即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①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②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a2

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④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⑤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⑥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S=πr2

⑦直径d=2r 半径=直径÷2 r= d÷2 ⑧环形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S环=S外-S内

【相互联系】 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是以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为基础的。如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梯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圆拼成长方形的长时1/2C,宽是R.

(3)表面积:立体图形的所有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①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②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6a2

③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Ch =2πrh

④圆柱体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S= Ch+2πr2 = 2πrh+2πr2

注意: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是正方形,C=h 2πr=h

(4)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体积

①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②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3

③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πr2h ④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1/3sh= 1/3πr2h

【相互联系】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可统一成:V=sh即底面积×高.。

以上就是数学六年级的全部内容,六年级上册数学公式如下:1、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C =2πr。2、乘法结合律:(ab)c=a(bc)。3、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4、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