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错题分析?分析:本题的解答由于学生忘了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只是在所谓的计算,把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最根本的要求没做到错误。正确解法:15÷6=2……3 例2:480里面有( )个十。那么,二年级数学错题分析?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以下是 考 网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认识线段、量、画线段典型错题分析】,供大家参考!
教学简述
这是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学习后的一道拓展题。课堂作业本P4页的第四题已经出现过类似的习题,只不过是以图画的形式出现的,学生掌握情况尚可。
◆典型错题
题目:
小军拿了一根长10米的竹竿插到井底去测井深,结果竹竿还有4米露出井口,这口井深()米。
正确答案:10-4=6(米)
学生错解: 10+4=14(米)
◆原因分析
1.学生对于本知识点掌握不好,出现知识点混淆现象。因为这种类型的题目在指导丛书和课堂作业本里都出现过,并且是以对比形式出现的,如:小军拿了一根长10米的竹竿插到井底去测井深,结果竹竿还有4米露出井口,这口井深()米;小军拿了一根长10米的竹竿插到井底去测井深,结果竹竿离井口还有4米,这口井深()米。
2.学生抽象思维比较弱。这类题目在作业本出现的时候有图形辅助,学生答题情况比较好,而试卷上只有文字出现时,则答题情况不佳,说明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是很发达。
3.对于那些优秀生出现错误的情况,她们不是知识点没有掌握,也不是题目意思不理解,而是粗心大意,导致最终的错误。
◆教学建议
首先,让学生反复阅读这道题,理解题目意思。
二年级数学易错题原因分析
小朋友的学习是一步一个基础,要重视每一个测试。期末了,现学习啦小编汇总了二年级数学易错应用题,供大家复习参考!
易错题案例:
妈妈买一盏52元的台灯。
(1)如果妈妈付的全是10元,她最少要付( )张10元。
(2)如果妈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盏台灯,她最多带了( )张10元。
错误原因分析:
第1题:学生可能受数的组成的影响,52里有5个十和2个一忽视给出的条件“妈妈付的全是10元”即妈妈不可能有零钱,而错误地填成最少要付5张;第2题:学生可能忽视给出的条件“正好”和“最多”即妈妈除了2元以外其余的都是10元,而错误地填成最多要付6张。
解题思路点拨:
小朋友们仔细读题,你就会发现两道题不同:第(1)题,妈妈付的全是10元,而没有零钱,所以最少要付6张10元才够。第(2)题,妈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盏台灯,证明妈妈带的钱就是52元,所以她最多带了5张10元。
解题过程:
(1)最少要付(6)张10元。
(2)最多带了(5)张10元。
变式矫正:
李老师买一只48元的足球。
(1)如果李老师付的都是10元,他最少要付( )张10元。
(2)如果李老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只足球,他最多带了( )张10元。
一、审题不严,考虑问题不全面导致的错误。
例1:写余数是3的除法算式
错解:15÷2=6……3
分析:本题的解答由于学生忘了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只是在所谓的计算,把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最根本的要求没做到错误。
正确解法:15÷6=2……3
例2:480里面有( )个十。
错解:480里面有( 8)个十。
分析:由于审题不严,受480里面有4个百和8个十的影响,对题意的理解产生错误。
正确解法:480里面有( 48 )个十.
二、思维定势
例如:我们经常遇见这样的学生,只要问题中有“一共”就用加法,问题中有“剩余”就用减法,全不顾问题和条件的内在联系,以至于“每个本2元,买8个本一共要用多少钱?也用加法2+8=10。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加法、乘法的意义,加法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求“一共”用加计算,只是加法应用题中的一种,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凡是把几个数合并起来就要用加法,而不能看见“一共”用加法。
三、不理解题意,导致错误。
例如:老师和学生共23人,每只船限坐4人,至少要租几只船?
错解:23÷4=5(只)……3(人)
答:至少要租5只船。
所得的商和余数都是直接的答案,都不需要考虑其他的生活因素,学生也慢慢养成了算完就答的习惯。
【 #二年级#导语】试卷分析是分析考生群体的成绩分布,依据成绩分布,研究学生学习与大纲要求和试题命制之间的存在的问题。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本次期末考试共有121人参加,及格率97.52%,其中优生有64人,占52.89%,总分10537分,平均分87.08分。
二、卷面分析
本次试卷共有六大题:一、我能填;二、我来判断;三、我是计算小能手;四、操作题;五、写出钟面上的时间;六、解决问题。各种题型都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整个试卷体现“数学即生”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学生答题分析
1、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
对学生的成绩统计过程中,我们的心情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效果较好,特别是在计算部分、把对应的时间连起来,解决问题,这部分丢分较少。同时,从学生的答卷中也反映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走上良性轨道,应当引起重视。
这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精选》,是 考 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考试情况总体分析:这次期中考试,从成绩情况来看,不容乐观,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明显。优秀率不高,平均分呈下降趋势。不及格的学生几乎每个班都有。从试卷的题型来看,有计算,选择、画图和解决问题。题型比较多样。主要是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的梳理,从难易程度上来说,在突出基础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有些拔高。主要表现在:期中考试题型灵活多变,举一反三,易错题增多。这就对学生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认真读题,仔细审题,并要灵活分析、解决问题。
二、典型错题分析
1、填一填,画一画:4个5相加得()。6和6相加得()。
对于几个几相加跟几和几相加,总有学生会搞混。关键是对乘法和加法运算的意义还不够理解。不少学生认为6和6相加得36。
在没学乘法之前,学生都会算6和6相加的和,但学了乘法后,反而不会算了,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2、根据算式4×3,先圈一圈,再填一填。
学生圈的跟学生明明写的不一致。如学生明明圈了3个4,却填了4个3。有的学生圈出的图形跟所写的加法算式不一致。
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先把每堆圈出的个数分别写在旁边,这样,有利于学生去填写和思考。
以上就是二年级数学错题分析的全部内容,二年级数学错题分析写法步骤如下:1、题目描述:描述错题的具体内容,包括题目的背景和要求。确保清晰地说明题目中涉及的数学概念和运算符号。2、错误原因:分析错题的原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