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冀教版四年级数学鼎尖教案篇1 教学内容: 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那么,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详请关注!
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教案(一)
学情及教材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简单的统计表,本节课是把已学的统计知识和认识平均数结合起来,学会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移多补少,引导学生进者丛一步体会到平均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多种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多角度理解和先求和再平分的求平均数一般方法的掌握。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来看,平均数是一个持续的学习内容,今后还要学习稍复杂的平均数以及其他常见的统计量。因此,我觉得这节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求简单的平均数,更要引导学生从数据处理分析的角度把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用平均数进行比较,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和特征,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本节课是在学习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最基础的数据整理分析,平均数的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打下基础,新教材明显地加重了对平均数意义理解的份量,突出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既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详请关注!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是如何产生的,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明确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进率。
3、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过程,感知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前者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教学: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出示课件并问到:首先来见见几位老朋友,你还认识它们吗?谁来读一读?
指一名学生试读
师:一起读
生齐读。
师:想一想,括号里应填几?
指名回答。
教案要成为一篇独具特色“ 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所以,开头、经过、结尾要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达到立体教学效果。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详请关注!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2、理解单名数互化的理由。
3、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
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复名数化单名数用小亩码数表示的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标签:
小数与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4个小朋友的身高数据,按高矮顺序排排队。
1、你有什么感觉?怎样比较方便呢?
2、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改成相同计量单位。
自主探究:
把上面的数据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1、80cm=( )m
(1)学生先独立练习,然后总结自己的改写方法。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册全册全套教案,内容很多,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吧,百度搜索“飞翔教学资源网”就可以到我们网站
一、观察物体
课题:观察实物
石家庄市谈南路小学 刘倩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个实物组成的物体的过程。
2.能够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个实物组成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
3.感受实物与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教师、学生每组准备一个带把、提手、盖的暖壶,一个无把的杯子,画笔和图版。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师生谈话,交流春节期间有趣的、和教学有关的事情。二、观察实物1.让学生看书观察情境图,交流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了解图中的所有信息。2.启发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并想像四个小动物从不同方向回家分别会看到什么?给学生充分的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教师进行启发性引导。3.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四幅图,提出“判断这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要求,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三、画实物1.教师谈话提出画图的要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情境图摆好暖瓶和杯子。
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丛含现知识性错误。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详请关注!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1页至52页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完成第5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二的第6-11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会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
将下面复习中的题目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教师分步出示下面各题,让学生逐题回答。
1、0.2是()位小数,它表示()分之()。
0.15是()位小数,它表示()分之()。
0.008是()位小数,它表示()分之()。
2、0.4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07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38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以上就是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的全部内容,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教案(一) 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是如何产生的,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2、明确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进率。3、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