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用克做单位:糖,盐,钻石,金,银。用千克做单位:蔬菜,水果,大米,白面。千克(符号kg)是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那么,小学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较轻的固体物品用克做单位,例如:糖、盐、积木、玩具汽哗山车等等;
2、大而重物品用千克做单位,例如:桌子的重量、木质座椅让历的重量、箱子、青菜、水果乱滑中等等。
【 #二年级#导语】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等。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二年级《克和千克》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克和千克》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1、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5、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kg)=1000克(g)。
2、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具准备:各种秤、各种实物
教学过程:
(一) 趣味引入、初步感知
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爸爸妈妈做的什么喊漏菜?老师最喜欢吃糖醋排骨,你们喜欢吃吗?老师刚才从一位有名的厨师那得到了做糖醋排骨的配料表,他说这样做肉香味美,你们想不想看看他到底是怎样配料的?
2、你们从配料表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谁愿意来说一说?
3、对呀!克与千克都是用来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我们把它叫做质量单位。
用克做单位谈陵:糖,盐,钻石,金,银。用千克做单位:蔬菜,水果,大米,白面,食用油。
1、糖类物质是多羟基(2个或以上)的醛类(Aldehyde)或酮类(Ketone)化合物,在水解后能变成以上两者之一的有机化合物。在化学森老上,由于其由碳、氢、氧元素构成,在化学式的表现上此侍升类似于碳与水聚合,故又称之为碳水化合物。
2、盐(食盐)盐,呈白色结晶粉末或块粒状,无臭,味咸,在水中易溶解,学名为氯化钠。
3、金的单质(游离态形式)通称黄金,是一种广受欢迎的贵金属,在很多世纪以来一直都被用作货币、保值物及珠宝。在自然界中,金以单质的形式出现在岩石中的金块或金粒、地下矿脉及冲积层中。黄金亦是货币金属之一。
4、水果(含水分和糖分较多的植物果实)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觉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实。水果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能够促进消化。
5、大米(食品)大米(Rice),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稻谷的胚与糊粉层中含有近64%的稻米营养和90%以上的人体所须的营养元素,是南方人民的主要食品。
扩展资料:
千克是质量的单位,而质量就相当于日常说的一样东西有多“重”。
是小学教学的微课课程。
设计思路
称量较轻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来表示。 克和千升唯克是常用的质量单位,1千克=1000克,它们之间的档胡进率是1000。
由“千克”转化为“克”时,在数的后面添上3个0,由“克”转化成“千克”时,把数末尾的3个0去掉。 用秤称量物体的质量时,指针指向几,就表示所称的物体有多重。
教材介绍
《克和千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行笑拦(上册)第八单元的例1和例2。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人民币单位元角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间单位时分。这部分教材在编排上和二年级上册的长度单位基本上一致。
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与质量有关的事实,已经有了初步的物体轻重的观念,但是由于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只能靠身体的感觉感知,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
因此,通过多种方式的活动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对1克和1千克的实际“大小”进行直观感知,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鲜明的“表象”,为后续进行合理估测建立好标准。
克: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坦核、鸽子蛋、饼干、薯片……
千克:肉块、整衡信颤鸡、整鸭、整鹅、西咐败瓜、哈密瓜、人的体重……
以上就是小学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的全部内容,《克和千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的例1和例2。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人民币单位元角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间单位时分。这部分教材在编排上和二年级上册的长度单位基本上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