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 五年级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5年级上册人教版美术

  • 五年级
  • 2025-10-31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回收可利用的材料,清理垃圾。 五、拓展与延伸 欣赏原始部落以及少数民族的图腾柱,了解图腾柱文化。 《鸟语花香》 教学目标 1、 认识了解花和鸟的各种形态,大胆进行表现创造。 2、 掌握头饰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让学生在游戏创造活动中体验愉悦感。 4、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萌发爱护花鸟的环保意识。那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5年级上册人教版美术

湘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家乡的古建筑》公开课优质课课件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参观考察身边的古建筑,了解古建筑的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体验线画古建筑的过程,学会用线条表现古建筑的造型与细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尊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掌握古建筑的基本特征。

难点:能运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作品的疏密关系,准确描绘古建筑细节。

三、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古建筑图片、线描古建筑范作、教学板书。

学具:古建筑资料、作业本、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或细头马克笔。

四、课时安排及教学思路

课时:1课时

教学思路:通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探究古建筑特点,学习线画古建筑方法,尝试绘画古建筑局部,最后展评作业并总结。

小学五年级美术备课上册备课

《陶泥的世界》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用泥或陶土制作生活用品的方法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说陶

1.了解我国有关陶文化的知识。

2.学生讲述知道的陶文化。

二、赏 陶 (媒体展示陶文化

1.欣赏彩陶文化:

(1)半坡型

(2)庙底沟型

(3)马家窑型

(4)半山型、马厂型

2.欣赏黑陶文化特点:黑、薄、光。

3.彩陶文化运用的艺术法则。

4.欣赏现当代陶文化。

媒体出示彩陶图片,介绍认识各时期彩陶的特点和风格。

媒体出示黑陶图片

媒体展示各种式样的彩陶作品媒体展示现当代陶艺作品

三、玩 陶

1.提问:这些作品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

2.这一件作品运用了哪些方法?你感觉怎样。

3.A、手捏的作品是按什么步骤做的呢?

B、手捏的大泥团应注意什么?

C、盘条法又是怎样做呢?

4.搓泥条应该怎样才能搓得基本一致?

5.怎样才能使泥板拼接的作品变得牢固而不会轻易损坏?

6.拍泥板应该注意什么?

7.以下作品分别运用了哪些装饰的手法,你能说说吗?

8.欣赏学生作品。

媒体出示捏制法、盘条 法、泥板拼接法制作的作品及相应文字

四、用 陶

老师总结陶艺在生活中各个地方的应用。

第二课时

一、对比导入

1.出示陶艺作品,仔细观察比较,说说它们各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2.制作方法归纳:泥条盘筑、随手捏制、泥板拼接法等。

五年级美术教案怎么用

【 #教案#导语】写教案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古朴精美的华表》

教学目标:

1.认识华表的造型特征,了解华表的象征意义。

2.运用绘画、泥塑等造型手段表现心目中的华表形象,提高造型能力。

3.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华表的造型特征,探究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刻画华表的细部特征,造型完整美观。

教具准备:“华表”图片(课件)、范作、勾线笔、雕塑泥及工具。

学具准备:收集华表图片、勾线笔、泥、各种纸盒、饮料瓶、手工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从电影节华表奖的奖杯引入。提出探究“华表”的主题。(华表奖奖杯是一座小雕塑,它的原形就是人们常说的“华表”。“华表”到底是什么?)

二、发展阶段

1. 学生分组上台展示所收集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用简短的语言加以介绍。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华表的来历及其象征意义。教师对各组收集资料的情况进行点评和小结。

2. 教师播放课件组织学生欣赏各式华表,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华表的细部特征了解各部分的名称和象征意义(典型代表*前的汉白玉华表柱,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可以说是象征中华民族的图腾柱)。

五年级美术教案怎么设计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

第1课哆来咪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

第1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因为教材有很多版本所以不清楚你要的是哪个版本的。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表格版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1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本课时所讲内容如下: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运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2、以线条、色块、拼贴等形式,用对比色搭配的规律进行涂色练习。

3、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运用丰富的色彩去表现美、创造美的热情。

教学重点:

掌握色彩对比中的强烈对比、柔和对比。

教学难点:

开拓学生思维,根据自己的体验,用抽象或具象形式表现自己的色彩感受。

课前准备:

学生:你认为什么是对比色,在生活中哪里能见到对比色?

教学用具:

教师:色相环、水粉颜料、图片等。

学生:水彩颜料,纸。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到对比色的强烈,在观察色轮表发现哪些颜色是对比色,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明白补色的关系,最后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1、欣赏:

(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2)比较: 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发现:

(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

(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以上就是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的全部内容,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1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本课时所讲内容如下: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运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2、以线条、色块、拼贴等形式,用对比色搭配的规律进行涂色练习。3、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运用丰富的色彩去表现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