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求图形面积?很好解,先由正方形的面积为4平方厘米,得出正方形边长为2cm,再仔细看,最小的三角形的面积就是正方形的一半,底是2cm,高是2cm,所以得出面积是2*2/2=2平方厘米。再看中等大小面积的那个三角形,它其实是由一个正方形和2个三角形组成的,所以面积为2*2*2/2+4=8平方厘米。那么,四年级数学求图形面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您好:
谷哥22为您解答:
宽=450÷30=15(米)
15×80=1200(平方米)
望采纳。谢谢。祝学习进步。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涵盖了多种基本几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首先,正方形的周长C可通过边长a乘以4得出,即C=4a;面积S则为边长a的平方,即S=a×a。正方体的表面积S表计算公式为棱长a的平方乘以6,即S表=a×a×6;体积V等于棱长a的三次方,即V=a×a×a。
接着,长方形的周长C可通过长a加宽b乘以2得出,即C=2(a+b);面积S则是长a与宽b的乘积,即S=ab。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为长×宽+长×高+宽×高乘以2,即S=2(ab+ah+bh);体积V等于长a、宽b和高h的乘积,即V=abh。
三角形的面积s可通过底a与高h的乘积除以2得出,即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同样为底a与高h的乘积,即s=ah。梯形的面积s则是上底a、下底b与高h的乘积除以2,即s=(a+b)×h÷2。
圆形的周长C等于直径d乘以π,或直径d的两倍乘以π,即C=πd=2πr;面积S等于半径r的平方乘以π。圆柱体的侧面积可通过底面周长c与高h的乘积得出,即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表面积则为侧面积加上底面积的两倍,即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体积V等于底面积乘以高,即V=底面积×高;或者侧面积除以2再乘以半径得出。
画图就很容易理解:66-2×5=56平方厘米
56÷(5+2)=8厘米,求出原来正方形的边长
8×8=64平方厘米,求出面积
画图你会发现,现在的长方形分成了4个图形:1、原来的正方形,2、长为5厘米,宽为2厘米的小长方形,2、原来的边长为长,宽为5厘米的长方形,4、原来的边长为长,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
66-5×2=56平方厘米,求出剩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
但这两个合起来,长为原来正方形的长,宽为5+2=7厘米
所以56÷7=8厘米,求出原来正方形的边长
小三角形腰长为2厘米,面积为S=ah÷2
=2×2÷2
=4÷2
=2﹙平方厘米﹚;
中三角形腰长为2+2=4﹙厘米﹚,面积为S=ah÷2
=4×4÷2
=16÷2
=8 ﹙平方厘米﹚;
中间的大三角形腰长为2+4=6﹙厘米﹚,面积为S=ah÷2
=6×6÷2
=36÷2
=18﹙平方厘米﹚;
左边的大三角形底长为2+6=8﹙厘米﹚,可以把左边的大三角形分为腰长是8÷2=4﹙厘米﹚的两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S=ah÷2
=4×4÷2
=16÷2
=8 ﹙平方厘米﹚,这个大三角形的面积是8×2=16﹙平方厘米﹚;总面积为 2+4+8+16+18
=6+8+16+18
=14+16+18
=30+18
=48﹙平方厘米﹚。

很好解,先由正方形的面积为4平方厘米,得出正方形边长为2cm,再仔细看,最小的三角形的面积就是正方形的一半,底是2cm,高是2cm,所以得出面积是2*2/2=2平方厘米。
再看中等大小面积的那个三角形,它其实是由一个正方形和2个三角形组成的,所以面积为2*2*2/2+4=8平方厘米。
再看面积第二大的那个三角形,它的底是由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和一个中等大小的三角形的底组成的,所以是2+2+2=8cm,高同底的长度一样所以面积是8*8/2=32平方厘米。
最后再看面积最大的那一个三角形,他的底是长方形周长的一部分,而长方形长是4+4=8cm(小三角形的底+底),宽是4+4+4=12cm(仔细看会发现第二大的三角形的底是有一个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宽组成的),所以底是4+8=12cm,上自然也就是12cm。用(8+12)*2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再减去(8+12+4)就求出了大三角形的两条底之和,再拿24除以2算出大三角形的底是12cm。12*12/2=72平方厘米。
最后在把这些相加就行了:4+2+8+32+72=118平方厘米
望采纳
以上就是四年级数学求图形面积的全部内容,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涵盖了多种基本几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首先,正方形的周长C可通过边长a乘以4得出,即C=4a;面积S则为边长a的平方,即S=a×a。正方体的表面积S表计算公式为棱长a的平方乘以6,即S表=a×a×6;体积V等于棱长a的三次方,即V=a×a×a。接着,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