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克千克吨教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1-22页《一吨有多重》〖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一吨有多重。2.掌握“一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谜语引入。那么,三年级克千克吨教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教案#导语】吨的认识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对质量单位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 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方法:展示,讲授,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 1克与 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
一筐苹果约重20()小兰体重约25()
一个鸡蛋约重50()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8()
(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做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
卡车的载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互动合作
二、初步认识“吨”
吨是什么意思?到底有多重?
逐渐展示大约重是1吨的物品,让学生从常见的物品重量比较中,对1吨的重量的初步认识。
1吨到底有多重呢?其实1吨=1000千克,吨用“t”表示。
【 #三年级#导语】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科学,值得每个人去学习,尤其是孩子,更要去学习数学,并且以此来构架自己的思维体系。学数学就是在学一种思维体系,在日常教导孩子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这一点。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知识点
含义: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吨用符号t表示。
举例:1袋大米约重10千克,100袋大米约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2吨=2000千克
方法分析:
1吨=1000千克,2吨是2个1吨,就是2个1000千克,是2000千克,即2吨=2000千克。
方法归纳:
把较大的质量单位换算成相邻的较小的质量单位时,就是在所换算数的末尾添上3个0,把较小的质量单位换算成相邻的较大的质量单位时,就是在所换算数的末尾去掉3个0。
生活中吨的应用:
【篇二】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教案
学情与教材分析:“吨的认识”是一节常见量的概念教学课,同时又是一个大计量单位的教学。一般来说,学生对于大计量单位接触较少,观念的建立是比较困难的,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难点。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1-22页《一吨有多重》〖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一吨有多重。2.掌握“一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谜语引入。师: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这是一种什么动物呢?对是大象,同学们都很聪明,你们猜一猜,大象到底有多重呢?(生可能回答:一定很重,会用克、千克作单位,也有可能用吨作单位;也可能发出疑问:那得有多少千克呀?)师引导学生思考: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说明大象有多重,你认为合适吗?从而自然引出质量单位“吨”。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引出课题:1吨有多重,并板书)(二)初步感知,形成建构利用多媒体出示书上画面。1.出示图片,请同学读一下数学信息。2.请同学列算式独立算一算,然后交流一下计算结果。3头水牛约重1000千克;10桶油约重1000千克;20袋面粉约重1000千克;40人约重1000千克。(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小组汇报。
【 #教案#导语】《有多重(认识千克和克)》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是“数与代数”领域中“常见的量”的一个重要内容。 考 网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景,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过程性目标:经历千克、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建立过程,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模糊的质量观念,会用观察、掂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但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千克和克这两个质量单位直接接触得很少,不了解千克、克代表的实际质量,没有千克、克的概念;而且质量单位不象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所以对认识克和千克有一定的难度。在以前的教学中,学生在质量单位的使用上错用、乱用的现象多次出现但纠正之后仍频频出现,症结即在于此。
教学重点:
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观念。
以下是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克、吨知识点的内容:
1. 质量单位克、千克、吨:
- 理解并掌握克、千克、吨这三个质量单位。
- 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克与千克、吨的质量差异,并能说出常见物体的质量。
- 学习千克、克、吨之间的换算关系: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 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间换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2. 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 知道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是1千克=1000克。
- 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3. 质量单位的概念:
-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轻重,建立质量单位千克、克的概念。
- 体验千克和克分别代表的重量。
4. 千克、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 联系实际,让学生初步体验千克和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 能够为物体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
5. 估重能力:
- 培养学生选择正确重量单位的能力。
- 提高学生对重量估计的准确性。
6. 重量单位的换算:
- 理解1千克等于1000克,学会简单的换算。
- 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公式:1kg=1000g。
7. 不同单位表示同一物体:
- 了解同一物体可以用不同的重量单位表示。
- 例如:一个西瓜重2千克,也可以说这个西瓜重2000克。
8. 称量工具的使用:
- 认识几种常见的称量工具:天平、台秤、电子秤。
以上就是三年级克千克吨教案的全部内容,学生经常跟家长一起买东西能看见不同类型的秤(如:台秤、电子秤),所以容易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也容易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但平时人们经常交流的语言还是几斤、几两,因此学生对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很陌生,另外,班级学额(60人左右)较大,分组时各组人数要达到8—10人,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