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 二年级

二年级美术教案,二年级美术课程内容

  • 二年级
  • 2025-08-29

二年级美术教案?【篇一】小学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感受色彩强烈对比带来的视觉美感,深入了解对比色知识;运用强烈的对比色和生动有力的笔触,创作一幅富有动感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回忆、探究、分析、那么,二年级美术教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二年级美术课程内容

篇一:《树》二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儿童画创作能力。

本课重难点:

1、教学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象。

2、教学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

解决重难点方法:

在绘画的构图上,要分清屋次,不一定将大树各部分都表现出来,可以选择大树各部分都表现出来。

教学程序:

一、表演.回忆.发表

1、谁能到黑板上画一棵大树。

2、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画一棵大树。

3、谁能说说大树由几个部分组成。

二、观察.赏析.感受

1、教师将学生画的大树各部分补充完整。

2、有谁到这棵大树这儿来玩呢?

3、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有关树的故事?

三、思考.探索.创作

1、谁能根据课本上的绘画作品,讲一个有关大树的故事?

2、你是通过画面中的哪些形象了解了画面的故事?

3、小组同学合作,表现出大树的故事。

四、展示.评价.延伸

1、大树对人类有什么作用?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教案上册

【篇一】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运用”领域。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节节虫的基本制作方法。启发学生巧妙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制作,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可再利用的废旧物品,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

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知道节节虫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三、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有关节肢动物的知识,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难点:创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创新意识。

六、材料准备

彩色纸、广告纸、饮料瓶、纸杯、酸奶杯、果冻盒、胶卷外壳、发卷、卫生卷纸芯等。

剪子、胶水或强力胶、刻刀、细绳、小饰物。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组织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出示课题――节节虫

(1)书中作品为什么叫节节虫?

(2)自然界中有哪些昆虫似书中的节节虫?

3、看相关资料

教学课件、昆虫图片、昆虫标本等。

讨论内容:

(1)结合资料谈谈节节虫的制作要点:有几部分组成?有什么特点?

节节虫的'主要结构:

头部、身体……

特点:身体是一节一节的,由粗变细,头上有触角爬行……

(2)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废旧物可以用来制作节节虫吗?

4、组织学生欣赏作品

(1)作品利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哪些地方有创新表现?

5、提作业要求

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和制作一个富有想像力的节节虫。

二年级美术教案怎么用

【 #二年级#导语】美术永远有新的课题、新的内容、新的方法、永远需要不断去尝试、不断去感受、不断寻求自己的观念及与众不同的表现方法—这种创造性的思维习惯,应该从小养成。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

知识要素

了解间色的组合,感受复色

技能要求:

运用水粉画技巧写生盆花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通过图片欣赏,发现常见物品中的美

实践与创造:用间色和原色写生盆花,并添加自己的创意

欣赏与评议:从色彩和用笔方面去自己与他人作品

教学重点

知道间色的形成,并能运用

教学难点

间色的调和,构图的安排

教学过程

一.示范与欣赏

1.教师示范三间色形成的过程,用课件做出三间色的来源。

2.学生试着在纸上调出三间色。

3.教师出示由三原色和三间色创作的作品给学生欣赏。

二.构思与构图

1.欣赏盆花,并讲解盆花的基本结构。

2.讲解如何安排画面(构图)。

3.分析三原色和三间色在盆花的表现上如何安排。

4.画出盆花的铅笔小构图。

三.创作与修正

1.提醒学生认真仔细观察后再动笔。

2.直接用单色起稿,要求构图饱满。

3.颜色水分适中,不宜太干或太湿。

4.涂好的颜色不宜修改,以免弄脏画面。

小学二年级美术课教案20篇

你可以自己多了解一些美术知识,然后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肢体语言及幽默的讲课方式来传授给学生,可以利用你了解的民族知识来进行引导,本来很多民族的东西就急剧美感,可以多联系生活实际,最大化的将身边的事物利用起来,而且一,二年级的要求只是审美的培养,很多时候书上的知识就够你讲的了。。(本人经验,仅供参考)

二年级二班美术课

【 #教案#导语】本课讲了调色的方法及两种颜色的调和会产生第三种颜色等知识, 无 整理了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流动的颜色一

学习目标:

1、了解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2、吹画后,展开想象,并添画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教学重点:

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并认识色彩的变化,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学难点:

学生将颜色调到适合的浓度。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红、黄、蓝三色水彩颜料,吸管等管状材料一根,毛笔,水罐,铅画纸,玻璃球三个,小抹布一块。

2、教师除需要准备与学生相同的材料外,还需准备几张范作(每小组一张)。

教学时间:40分钟流动的颜色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欣赏范作,交流讨论:这些作品分别是怎样画出来的?使用了几种颜色?吸管在今天的作业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找到本次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使下一阶段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2、发展阶段: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总结的方法做一次范画,让学生明白使颜色流动的条件——调好颜色是关键。

学生练习调色(告诉学生在调色时,只能用一种颜色),小组总结怎样调色,调到什么程度在纸上吹最合适。

以上就是二年级美术教案的全部内容,篇一:《树》二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儿童画创作能力。本课重难点:1、教学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象。2、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