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 四年级

四年级数学课件,四年级下册数学试卷PPT

  • 四年级
  • 2025-06-26

四年级数学课件?先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请四位同学到黑板上来板演,其它同学在自己草稿纸上完成。完成后进行校对,有错误的及时指出。 2、解决问题。 (1)同学们植树,四年级140人,每人植树2棵;五年级120人,每人植树3棵。这两个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2)果园里有苹果树48棵,桃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2倍,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和桃树的总数多12棵。那么,四年级数学课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卷PPT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分享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数学课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包括结绳计事等远古计数方法、算筹的简 单知识、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史。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认识和使用计算工具的过程,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计算器等计算工具。

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数学总是离不开计算。为了方便计算,人们发明了很多种计算工具。我们在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中对计算工具有过简单了解,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计算工具。(板书)谁先来说说我们都了解了哪些计算工具?

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

【 #课件#导语】现在很多老师上课都用课件,通过课件教学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更好的了解上课内容,下面是给大家带来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分类》课件,大家可以看一下,希望对同学们学习数学有所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知道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符号是“°”。

2.掌握3个特殊角“直角、平角、周角”。

3.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的主动探索过程。

情感目标

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周角、平角、直角”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旋转成角”。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1.情景导入角的计量单位。(课件演示)

2.“度”是角的计量单位,读作“度”,用符号“°”标示。

3.1度可以简写成“1°”

4.出示37°,“37”表示数值,是“量数”,“°”是“计量单位”。

5.作为计量单位“度”,生活中的应用范围很广:水沸腾时为100度,结冰时为0度;正常体温是摄氏37度,高于它就是发烧了;一盏100瓦的灯,连续开10小时,用电1千瓦小时,我们常称作1度电;近视眼患者佩戴300度的眼镜;某种白酒38度;上海位于北纬32度、东经122度,等等。

小学4年级下册数学ppt课件

【 #课件#导语】现在很多老师上课都用课件,通过课件教学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更好的了解上课内容,下面是 考 网给大家带来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课件:运算定律,大家可以看一下,希望对同学们学习语文有所帮助。【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第1课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一、教学内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P17——P18

二、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难点:由具体上升到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出示教材第17页情境图。

师: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自行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师生交流后,课件出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你看,这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2、获取信息。

师: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

3、师小结信息,引出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小学数学人教版PPT课件

【 #课件#导语】好的课件可以创造出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及学习的兴趣,进而为语文教学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迅速的走进预设的教学氛围境界。一堂成功的课往往得力于一个生动的课件,这是因为学生对每一篇新课文都有一种新鲜的感觉,都怀着新的兴趣和期待。下面是 无 整理分享的小学四年级数学《商不变的规律》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篇一:《商不变的规律》

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激发学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和,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主动构建数学知识模型,并运用建构的规律解决问题,在建构、运用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2、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概括、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并归纳出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

会初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具学具:

小黑板、计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注意了,我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电子书

【 #课件#导语】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求知欲,然而多媒体教学的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特点,下面是整理分享的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亿有多大》,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教学内容:第33页~34页的内容。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活动重点:

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从而能主动总结研究方法。

活动难点:

形成1亿有多大的空间观念。

活动准备:

纸张、书、大米、黄豆等。

活动过程:

包括四个阶段:设计方案──动手实际──获得结论──表达交流

阶段一:确立问题设计方案

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具体素材描述。

一亿的大小,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2.确立研究的问题。

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

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

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

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

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

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

一亿滴水有多少?

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

3.制定活动方案。

以上就是四年级数学课件的全部内容,情感与态度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发展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数感。 教学难点:如何借助小数估计大数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一份、天平秤、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