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论文?数学,经常从人们身边走过,生活中人们都离不开它,它为人们的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们的班级中经常要使用到数学。比如班级收饭费,一个班共有62名同学。在校吃饭的有60名同学,每人应付85元。这样为话便要算出60人一共应付几元。应用乘法就可以很简便的算出结果。那么,三年级数学论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
摘 要:小学数学不会自发产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需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本文围绕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展开,旨在进一步拓宽小学数学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策略 研究
数学作为小学生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不会孤立于生活之外产生作用,也不能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与现实生活自发产生直接的联系。显然,对《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不能只是明确“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是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而是要从这样的教学目标定位中,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如何真正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与学生生活触觉碰撞和交融,让他们真正的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了解感触生活,这是数学教师应该探究的课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数学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因此,笔者结合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和当前教改的要求.提出以下设想以求教于方家。
一、依托教材,促进学习材料生活化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的一种教学方式。
数学,作为知识的工具,也是其他知识工具的源泉。所有涉及顺序和测量的研究都与数学有关。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数学小论文3000字的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
数学小论文3000字篇1
浅析小学数学中创设有效情境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地位,倡导教师通过创建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情境教学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来,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进行几点研究。
生活情境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情境教学法是倾向于学生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教学效果。为何要创建生活情境?它是以小学生实际能力为基础,在它们所能理解消化知识的最大范围内,运用更加便于学生理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生活情境完全符合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的原则,是非常值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和推广的。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优势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小学阶段的数学,虽然在难度上有所控制,但是数学学科原本的性质并没有改变,它依旧具有抽象性、逻辑性以及实用性的特点。小学课本中一些图形、定义,教师如果单抽说教,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
今天,我在做数学家庭作业时遇到一道难题:甲乙丙三个班一共有161人,甲班比乙班多2人,丙班比乙班少6人,乙班有多少人?刚一看就傻眼了,题目中只告诉了我三个班的总人数和三个班人数的关系,用三个班的总人数除以三个班除不了,我越想越糊涂了,于是我只好向妈妈发出了求救信号:“妈妈快来,我遇到难题了。”妈妈听到了我的喊声,忙放下自己手中的活,走了过来。
妈妈将题目读了一遍想了会儿问我:“你能不能根据题目给的条件画出线段图?”被妈妈这一问,我突然想起了之前老师教的:在题目所给的条件里,有关系就可以画线段图。这道题目的关系是甲班比乙班多2人,丙班比乙班少6人。这句话中没变的是乙班,那先画乙班的线段图,再根据这句话画出甲班和丙班的线段图。
根据这个图我发现:假设甲班比乙班多的2人给丙班,这样甲班和乙班人数就同样多,此时丙班的人数就比乙班的少4人:6-2=4(人)。这时只要丙班再加4人,就和乙班的一样多,同时总人数也多了4人:161+4=165(人)。这样就可以平均分了:165÷3=55(人)。这时乙班的人数就算出来了,是55人。同时甲班和乙班的人数也就可以算出了:甲班:55+2=57(人)丙班:55-6=49(人)。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认识数字与图形
答案:
数字与图形是数学的基础,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并了解到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本文将简要介绍数字与图形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数字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数字是数学的基本元素,它代表数量。数字的精确性、清晰性是进行数学计算的前提。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广泛接触到数字,如年龄、身高、体重等都是用数字来表示的。数字的排序、大小比较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能。因此,理解数字的概念,掌握数字的基本运算是非常重要的。
二、图形的初步认识
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通过认识图形,我们可以了解到形状的多样性,像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对称、大小比较等概念也是三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此外,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如建筑、交通标志等都需要用到图形知识。
三、数字与图形的联系与应用
数字与图形是相辅相成的。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结合数字和图形来解决问题。例如,在进行面积计算时,我们不仅需要了解面积的计算公式,还需要根据实际的图形来进行计算。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写法要点如下:
1、科学选择题目:写作小论文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研究的对象,考虑研究什么问题,选择好题目就等于完成小论文的一半,可见小论文选题的重要性;
2、全面搜集材料:搜集材料有多种途径,可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搞实地调查,采访,或上网搜寻所需材料,应注意材料的准确性;
3、准确提炼观点:提炼观点就是对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后提出自己的看法;
4、理安排结构:安排结构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专题小论文灵活掌握;
5、精心起草修改:起草修改,按照提纲写出初稿并修改,不仅是细致的语言表达工作,而且是研究深入化和思维周密化的过程,要力求准确和严密。
以上就是三年级数学论文的全部内容,三年级数学小论文:认识数字与图形 答案:数字与图形是数学的基础,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并了解到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本文将简要介绍数字与图形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一、数字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数字是数学的基本元素,它代表数量。数字的精确性、清晰性是进行数学计算的前提。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