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什么是面积》。【教材简析】《什么是面积》是北师大版第六册第四单元面积的第一课时。这一课时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学生在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基础上学习。理解面积概念,为学生后续学习长方形、那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结合实例和图形,认识面积的含义。
2. 经历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性,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面积
教学准备:课件、小方格、长方形、正方形
一、 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听课老师,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好吗?
二、 初步感知,认识面积
1. 揭示面积的含义。
师:我们拍手的时候,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谁来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学生摸老师的手掌面)
师: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儿?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学生摸自己的手掌面)
师:(摸数学书的封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老师的手掌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比,哪一个面大?(学生回答)
2. 摸一摸,说一说。
师: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等。这些物体都有面,这些面的面积有大有小。现在,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两个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大,哪个面的面积小?
三、 操作实验,比较大小
1. 涂一涂。
师:我们研究了这么多物体表面,看过了,也摸过了,想不想再动手涂一涂呢?(学生回答)好,全班分成两大组,来个竞赛涂色比赛。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四章《千克,克,吨》〖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吨,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2. 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 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设计〗(一) 情境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大象、水牛、油桶等,让学生对质量单位有直观的认识。(二) 新课导入:介绍质量单位千克和吨,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三)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称重游戏,加深对质量单位的理解。(四) 应用拓展: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吨”的应用,如货物运输、食品包装等,增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反思〗一、情境教学,贴近生活:在教学中,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质量单位,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并认识千克和吨。二、实践操作,加深理解:通过实际操作,如称重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质量单位的换算。三、应用拓展,联系生活:通过调查生活中“吨”的应用,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答案】: 练功房
1、18cm² 18cm²
2、150dm² 144cm²
4cm 341dm²
10m 7m
3、(1)28×15=420(cm²)
470×1/2=210(cm²)
(2)76×60=4560(m²)
(3)(28+19)×2=94(米)
(4)200×200=40000(m²)
智慧园
56×50=2800(cm²)
长方形的面积(2)答案
练功房
1、(1)m²
(2)dm²
(3)4dm²
(4)9cm 81cm²
2、略
3、(1)36÷4=9(m)
9×9=81(cm²)
(2)36÷7=8(m)
(3)(170×6)÷2-60
=720÷2-60
=300(米)
(4)200×160-3800=28500(cm²)
智慧园
13×13=160(m²)
长方形:长5米,宽13米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什么是面积》。 【教材简析】 “什么是面积”是北师大版第六册第四单元面积的第一课时。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他们后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整个数学几何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对物体表面大小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为了直观认识面积的含义,教材在安排上分三个层次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体会。第一层次通过比较数学课本与语文课本、硬币、手掌、树叶四个实物面积比大小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对面积的感性认识。第二层次让学生用不同方法比较一个正方形与一个长方形的面积,通过比较,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概念,又使学生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特别是感知正方形进行测量、比较的优点,更为后面学习面积单位作好铺垫。第三个层次是通过在方格纸上画图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并体验一个数学事实,即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知道了图形的周长,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篇
“教案与教学并重”的教学设计在理论、方法和过程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上都兼取两者之长并弃其之短,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使学生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基本技能目标: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对东西南北等方位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
室外部分
一、导入
师:今天有许多老师来听课,其中不少老师还是第一次来到我们纬二路小学呢!对我们学校不是很了解,大家能不能先当个小导游领着老师们参观一下我们的'学校?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参观前院四周的情况,介绍时注意使用正确的方位词。能当好小导游吗?(能)下面就分小组请老师们去参观吧!
(学生分小组进入操场向参观的老师们介绍校园)
二、认识东、西、南、北
1、认识东、西、南、北。
学生集合汇报。
师:同学们是怎样向老师们介绍的?
(学生用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来介绍校园的情况)
师:为什么几位同学有的说他的前面是教学楼?有的说他的前面是幼儿园楼呢?
(两位同学站的方向不一样,所以他所面对的事物就不一样。
以上就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全部内容,师:(摸数学书的封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老师的手掌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比,哪一个面大?(学生回答)2. 摸一摸,说一说。师: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等。这些物体都有面,这些面的面积有大有小。现在,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两个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