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课文争吵读后感?那么,三年级课文争吵读后感?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争吵》一课,这是一篇叙事文章,学完后我很受启发,也懂得了一些道理。
《争吵》讲的是我(安利柯)和克莱蒂之间发生的一件小事,故事内容大致为:克莱蒂不小心碰了我,把墨水洒在了我的本子上,我的本子被弄脏了,可我却觉得他是故意的,即使他道歉了,可我还是这么认为。因此我也故意把他的本子弄脏了,他很生气的对我说:“我等着你!”我以为他要和我打架,可放学后我才知道,他让我等着,是要和我和好,而不是要报复我。最后我们和好了,回家后父亲知道这件事后严肃的教育我:如果自己错了,别人打你时只要防御,不要还手。还有不能向朋友举起戒尺。
听老师讲后,我最终明白了,安利柯其实是嫉妒克莱蒂得了奖而心里不高兴,才故意报复克莱蒂的。从这点可以看出,安利柯有点小心眼,嫉妒心很强。而克莱蒂却能原谅安利柯,没有和他纠缠,也没有恨他。可以看出克莱蒂是个能宽厚待人、孝顺勤劳的好孩子。
相比克莱蒂,我就自愧不如了,因为有一次在教室里,我的同桌张世林踩了我一脚,把我的脚踩的很疼很疼,我虽然知道他不是故意的,可是心里却很生气,尽管他道歉了,可我心里也难以原谅他,所以就狠狠地也踩了他一下,张世林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离开了教室。事后,我也知道我做的不对,可没有勇气向他道歉。我想他一定很恨我,以后不会理我了。没想到,下午,他仍然和我一起玩,好像没有这回事似的。当时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却始终没能说出“对不起”这三个字。
从《争吵》中我懂得了:对待别人要宽容,不要斤斤计较。朋友取得成绩时,不能嫉妒,而是要向他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还有就是自己做错时,要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朋友之间不要记仇,要大度,这样,一切不愉快都会烟消云散的,而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的事,具体讲了“我”所受到的教育。 争 吵 今天我和克莱谛吵架,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早晨,“小石匠”病了,老师叫我替他抄写每月故事。我正抄着,坐在旁边的克莱谛忽然碰了我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笔记本上,本子被弄脏了,字迹也看不清了。我火了,骂了他一句。 他只微笑着说:“我不是故意的。” 我本来会相信他的。可是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心想:“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了!”于是我想报复他。过了一会儿,我也碰了他一下,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克莱谛气得脸都红了。“你这是故意的!”说着就举起手来,正好被老师看见了,克莱谛急忙缩回手去,说:“我在外边等你!” 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克莱谛是个好人,他绝对不会是故意的。我想起那次去他家玩,他帮助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的情形。还有他来我家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诚心诚意地欢迎他,父亲又是那么喜欢他的种种情形来。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我又记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但是,要我向他承认错误,我觉得太丢脸。我用眼角偷偷地看他,见他上衣肩上的线缝都开了,大概是因为扛多了柴的缘故吧。想到这里,我觉得克莱谛很可爱,心里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 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他又说:“我在外边等着你!”我回答说:“我也等着你!”可我心里却在想着父亲对我说过的话:“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我心想:“我只是防御,决不还手。”毕竟是心里有事,老师讲的功课我一句也没有听进去。 终于挨到了放学。我独自在街上走着,听见克莱谛从后面跟上来。我手里拿着戒尺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举起戒尺。 “不,安利柯!”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戒尺,温和地对我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 我愣住了。我觉得有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 “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说。然后我们就高高兴兴地分手了。 回到家里,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本想让父亲高兴一下,不料父亲把脸一沉,说:“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而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说着从我手里夺过戒尺,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
争吵
读了《争吵》这篇课文后,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要学会宽容。想到此,我不由得想起我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一次小矛盾。
记得那一次,我和申梓成吵架了。事情是这样的:早读课前,申梓成故意骂了我一句:“屁郑”,我火了,也骂了他一句:“屁申”。 申梓成笑了笑说:“我只是跟你开玩笑,你干嘛这么大声呢!”。这时,我的火气更大了,非常生气地说:“谁跟你开玩笑?”就这样,我们俩争吵起来了…..
回到家,跟妈妈说了这件事,心想,妈妈肯定会站在我这边。谁知,妈妈却说:“这就是你不对了,”接着妈妈又语重心长地说:“要学会宽容,如果在每件事上都与别人斤斤计较,那谁还会和你交朋友呀,况且人家还只是和你开玩笑”。听了妈妈的话,我脸不由自主地红了,心中十分惭愧。
第二天,我主动去找申梓成道歉。他笑了笑说:“没关系,我也有错”。
我们俩又成了好朋友了。
星期六下午,妈妈出门买菜去了,我和姐姐在家做作业。
我把作业本和笔摆好,兴致勃勃地开始做作业,才发现我的钢笔皮管有一个小洞,笔坏了,怎么做作业呀!我向姐姐借了一支笔,我拿着姐姐借给我的笔做起了作业。一不小心,钢笔滑到水泥地上,把笔尖摔坏了。
姐姐见了,十分生气,拿起笔,把墨水溅在我身上,我解释说:“姐姐,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你为什么要把墨水弄在我身上?”姐姐说:“是你先把我的笔摔坏的。”我说:“妈妈回来,我买一支相同的笔赔你,好吗?”姐姐坚持说:“不行,我要原来的笔。”我觉得姐姐一点不通情达理,于是和她吵起来,越吵越凶,我甚至骂她,她急得眼泪快掉下来了,我得意洋洋地说:“以后我再也不借你的东西了”。
最后我和姐姐各自躲进自己的书房,谁也不理谁。
笔坏了,我做不成作业,一个人呆呆地坐在自己的小屋子里,我觉得我不该骂姐姐,是我不好,我把姐姐的笔摔坏了。我想起姐姐平时对我多好,有一次,我被一道题难住了,姐姐就耐心细致的给我讲;还有一次,爸爸妈妈不在家,我饿了,姐姐就给我炒饭,手被汤了一个泡,我感动得掉泪……姐姐多好啊!我还骂她。妈妈回来了,把菜放在厨房里,问我:“作业做好了没有?”我老实说:“没有。”妈妈见我闷闷不乐,就问我:“怎么回事?身上哪来的那么多墨水?”我就一五一十的把我和姐姐吵架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就对我说:“你把姐姐的笔摔坏了,是你的不对,你还和姐姐吵架,自己反思一下吧”。听了妈妈的话,我低下了头,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我主动敲开姐姐的门,红着脸说:“姐姐,对不起,我赔你的笔”。姐姐说:“没关系,我也不对,我不该把墨水弄在你身上”。姐姐把本子和笔拿来和我一起做功课了,我高兴的笑了,妈妈也笑了。
读了三年级下册11《画杨桃》一课,我明白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的道理。
以上就是三年级课文争吵读后感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