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综合算式300道?900÷30 12×40 480÷80 16×6 12×7 420÷60 100×26 2400+300 5600÷70 320+780 90÷18 16×25 480+30 300-25×4 100-72÷8 689×5≈ 5430÷9≈ 3976÷8≈ 2080×4≈ 260×8≈ 2、那么,三年级综合算式300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9950717.html?si=2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4577126.html?si=3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6702805.html?si=4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8945594.html?si=6
题目是死的呀,认识活的嘛,你稍微改改数字或是文字不久OK啦。
综合算式把加减乘除都放在一起,既考察孩子们对运算顺序的理解,又考察孩子们的计算能力,有时还会掺杂一些简便运算。
例如:15+8*2-6
15*3+15*7
23*8+7*8
48+24/3-5
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1、一般情况下,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只有同一级运算时,从左往右,含有两级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由于有的计算题具有它自身的特征,这时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过程简单,同时又不容易出错。
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结合律:(a×b)×c=a×(b×c)
1.一条路长100米,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1棵梧桐树,共栽多少棵树?
路分成100÷10=10段,共栽树10+1=11棵。
12棵柳树排成一排,在每两棵柳树中间种3棵桃树,共种多少棵桃树?
3×(12-1)=33棵。
一根200厘米长的木条,要锯成10厘米长的小段,需要锯几次?
200÷10=20段,20-1=19次。
4.蚂蚁爬树枝,每上一节需要10秒钟,从第一节爬到第13节需要多少分钟?
从第一节到第13节需10×(13-1)=120秒,120÷60=2分。
5.在花圃的周围方式菊花,每隔1米放1盆花。花圃周围共20米长。需放多少盆菊花?
20÷1×1=20盆
6.从发电厂到闹市区一共有250根电线杆,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是30米。从发电厂到闹市区有多远?
30×(250-1)=7470米。
7.王老师把月收入的一半又20元留做生活费,又把剩余钱的一半又50元储蓄起来,这时还剩40元给孩子交学费书本费。他这个月收入多少元?
[(40+50) ×2+20] ×2=400(元)答:他这个月收入400元。
8.一个人沿着大提走了全长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1千米,问:大提全长多少千米?
1×2×2=4千米
9.甲在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了这堆零件的一半又10个,第二天又加工了剩下的一半又10个,还剩下25个没有加工。
在解答两步或两步以上的应用题时,经常需要把几个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下面介绍几种列综合算式的方法:
1.代入法。
例如:一个水果店,购进梨子1500千克,购进的苹果是梨子的2倍,该店共购进梨子、苹果多少千克?
分步算式:(1)1500×2=3000(千克)
(2)1500+3000=4500(千克)
综合算式:1500+1500×2
=1500+3000
=4500(千克)
从上述的过程可明显地看出:分步算式的(2)式中,“3000”是以(1)式中“1500×2”得到的,因此(2)式中的“3000”这个数据用(1)式中的“1500×2”来代替就可以了。这种将第一步代入到第二步之中的方法,叫做“代入法”。
有时还要考虑一下运算顺序,想想是否要加括号。例如:海燕洗衣机厂要生产8000台洗衣机,已经生产了5500台,剩下的台数,按每天生产125台计算,还需要生产多少天?
分步算式:(1)8000-5500=2500(台)
(2)2500÷125=20(天)
综合算式:(8000-5500)÷125
=5500÷125
=20(天)
这道题根据题意,必须要先求出剩余的台数,即要先算8000-5500,因此,在列综合算式时,要添上括号。
算式1'1书架(300+28×2)/2=178(本)2书架300-178=122(本)
注:"/"是除号
1'是第一种
算式2'1书架300/2+28=178(本)2书架300/2-28=122(本)
以上就是三年级综合算式300道的全部内容,第一步想:两种图书的总数÷4第二步填数:120+80÷4第三步列综合算式:(120+80)÷4上述三步是通过“填补”逐步得到综合算式的。3.图示法。这种列综合算式的方法,是在解题时根据题意和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