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 四年级

四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四年级下册语文书

  • 四年级
  • 2024-03-09

四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小学四年级】上册:1、题西林壁 作者:【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白话文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那么,四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课本

小学四年级】上册:

1、题西林壁

作者:【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白话文翻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2、游山西村

作者:【宋】陆游

茣笶农家腊酒浑,

半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白话文翻译: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白话文翻译:

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

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创作背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

1.《观潮》第三、四自然段;

3.《鸟的天堂》喜欢的部分,例如7、8、13自然段;

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6.《爬山虎的脚》全文;

13.《白鹅》喜欢的部分如第5自然段;

15.《猫》喜欢的部分如,1.2.4自然段;

18.《颐和园》喜欢的部分,如2.4.5自然段;

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喜欢的部分,如7.9自然段;

31《飞向蓝天的恐龙》把感兴趣的部分背下来;

牛和鹅课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

一、《长城》

1、长城修筑在崇山峻岭之间,“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才”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不容易。

2、《长城》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3、修筑在八达岭的长城特点是:高大坚固。

4、垛子的位置:城墙外沿,作用:瞭望和射击。城台的位置:城墙顶,作用:屯兵。

二、《颐和园》

1、游览颐和园的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2、“耸立”体现出佛香阁的高;“一排排”说明了排云殿的占地面积大。

3、具体说明“狮子姿态不一”的话是:这么多的狮子,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4、《颐和园》是按照游览的顺序写的。

5、长廊的长,佛香阁的高,排云殿的金碧辉煌,昆明湖的绿和静,十七孔桥的狮子姿态不一。

二年级语文上册

【 #四年级#导语】《蟋蟀的住宅》用拟人的手法,浅显地介绍了蟋蟀那简朴、清洁、干燥的住宅和建造住宅的全过程。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原文

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已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吗?没有。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在儿童时代,我到草地上去捉蟋蟀,把它们养在笼子里,用菜叶喂它们。现在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钭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上弹琴。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部课文

【 #四年级#导语】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原文

精卫填海①

《山海经》

炎帝②之少女③,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④,溺⑤而不返,故⑥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⑦于东海。

注释

1选自《山海经·北山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2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3少(shào)女:小女儿。

4东海:浙江省东面的海。

5溺(nì):溺水,被淹死。

6故:因此。

7堙(yan第一声):填塞。

古文今读

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出游到东海,淹死了未能返回,因此变成了精卫鸟,经常嘴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

知识点

释词: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

少女:其实跟现代的意思很相近,现代延伸为青年女孩,这里指小女儿。

溺:淹没在水里丧命,溺水而亡。(小朋友不要随便玩水哦)

衔:用嘴叼。

堙[yīn]:填塞。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背诵技法:

前一句:“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以上就是四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的全部内容,课文原文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