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第四遍:是当一本书全学完后,结合教师的复习指导,把整本书再读一遍。第五遍:也是最后一遍,即在考试前几天,与学习笔记和平时的单元检测相配合,把课本粗略的翻看一遍,复习-平时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重点、难点。2.写读书笔记和制作卡片 首先,一则笔记记一个问题,内容思想等可多些几则,那么,四年级下册语文重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问题一:四年级语文重点资料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复习古诗词 第1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诗意:许多鸟都高飞远去,看不见了,一片白云悠闲的独自飘远。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够。 2、古诗――《望洞庭》(唐 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3、词――《忆江南》(唐 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①诗句: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②词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古诗名句总汇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知识是一座宝库,而实践就是开启宝库的钥匙。学习任何学科,不仅需要大量的记忆,还需要大量的练习,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四年级语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语文“比喻句”知识点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2.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3.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4.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5.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象是天空着了火。
6.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7.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8.每根细丝嫌蜗牛的触角。
9.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10.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是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11.正面,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
12.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13.我虽未见叶老先生,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了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实际上,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熟记这些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然后熟练的运用。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四年级语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知识点
课文单元分类
第1单元——写景 第5单元——热爱生命
第2单元——以诚待人 第6单元——乡村生活
第3单元——大自然的启示 第7单元——执着追求
第4单元——战争与和平 第8单元——故事长廊
单元作文分类
1、第1单元——校园之景(写景) 5、第5单元——热爱生命的人和事
2、第2单元——写心里话 6、第6单元——乡村风景或乡村生活
3、第3单元——观察与发现 7、第7单元——我敬佩的一个人
4、第4单元——看图写想象 8、第8单元——自由表达
单元心得体会
1、学习了第1单元,我感受到了祖国的风景是那么的奇妙无比,引人入胜。
2、学习了第2单元,我懂得了做人要做一个诚实讲信用的人。
3、学习了第3单元,我感受到了只要你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所发现。
4、学习了第4单元,我体会到了我们要热爱和平、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5、学习了第5单元,我体会到了我们要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2 桂林山水
9 自然之道
11 蝙蝠和雷达
21 乡下人家
还有两篇古诗词试讲的可能都很大

1.观潮
2.鸟的天堂
3.爬山虎的脚
4.蟋蟀的住宅
5.巨人的花园
6.去年的树
7.白鹅
8.猫
9.颐和园
10.搭石
11.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1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3.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14.呼风唤雨的世纪
15.飞向蓝天的恐龙

以上就是四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的全部内容,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 四年级下册语文《猫》知识点 一、词语解释 1、尽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猫的天职就是捉老鼠,文中写猫在捉老鼠时既警觉又有决心和耐心,所以说它在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2、变化多端:变化多样。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