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奥数?题1:一名营业员用一张5元人民币和一张5角人民币换成了28张1元和1角的人民币,求1元和1角人民币各有多少张?解:设1元的有x张,1角的有(28-x)张。因此,x+0.1(28-x)=5.5。通过解方程,我们得到0.9x=2.7,x=3。所以,1元的有3张,1角的有25张。题2:某人拥有面值为1元、那么,六年级上册数学奥数?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题1:一名营业员用一张5元人民币和一张5角人民币换成了28张1元和1角的人民币,求1元和1角人民币各有多少张?
解:设1元的有x张,1角的有(28-x)张。因此,x+0.1(28-x)=5.5。通过解方程,我们得到0.9x=2.7,x=3。所以,1元的有3张,1角的有25张。
题2:某人拥有面值为1元、2元和5元的人民币共50张,总面值为116元。已知1元的比2元的多2张。求三种面值的人民币各有多少张?
解:设1元的有x张,2元的有(x-2)张,5元的有(52-2x)张。因此,x+2(x-2)+5(52-2x)=116。通过解方程,我们得到x=20,x-2=18,52-2x=12。所以,1元的有20张,2元的有18张,5元的有12张。
题3:有面值为3元、5元和7元的电影票400张,总价值为1920元。其中7元和5元的张数相等。求三种价格的电影票各有多少张?
解:设7元和5元的各有x张,3元的有(400-2x)张。因此,7x+5x+3(400-2x)=1920。通过解方程,我们得到x=120,400-2x=160。所以,3元的有160张,7元和5元的各有120张。
题4:用大、小两种汽车运输货物,每辆大汽车装18箱,每辆小汽车装12箱。
【 #小学奥数#导语】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第xx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于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举办。举办奥数竞赛的目的是激发青年人的数学才能,引起青年对数学的兴趣,发现科技人才的后备军,促进各国数学教育的交流与发展。以下是整理的《小学六年级奥数题二次相遇问题、和差问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六年级奥数题二次相遇问题
1、南京到上海的水路长392千米,同时从两港各开出一艘轮船相对而行,从南京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8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1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船相遇?解:392÷(28+21)=8(小时)
答:经过8小时两船相遇。
2、小李和小刘在周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李每秒钟跑5米,小刘每秒钟跑3米,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跑,那么,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多长时间?
解:“第二次相遇”可以理解为二人跑了两圈。
因此总路程为400×2
相遇时间=(400×2)÷(5+3)=100(秒)
答: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100秒时间。
3、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5千米,乙每小时行13千米,两人在距中点3千米处相遇,求两地的距离。
在长方形ABCD中,E为AD中点,AF与BE、BD分别交于G、H,OE垂直AD于E,交AF于O,已知AH=5cm,HF=3cm,求AG。
直角三角形ABC的两直角边AC=8cm,BC=6cm,以AC、BC为边向形外分别作正方形ACDE与BCFG,再以AB为边向上作正方形ABMN,其中N点落在DE上,BM交CF于点T。问:图中阴影部分(与梯形BTFG)的总面积等于多少?
唐老鸭与米老鼠进行一万米赛跑,米老鼠的速度是每分钟125米,唐老鸭的速度是每分钟100米。唐老鸭手中掌握一种迫使米老鼠倒退的电子遥控器,通过这种遥控器发出第n次指令,米老鼠就以原来速度的n×10%倒退一分钟,然后再按原来的速度继续前进。如果唐老鸭想在比赛中获胜,那么它通过遥控器发出指令的次数至少是_____次。
在数学竞赛中,挑战性问题的难度往往与解题者的思维深度成正比。例如,对于给定的直角三角形ABC,若AC=8cm,BC=6cm,通过构造正方形ACDE与BCFG,以及以AB为边向上作正方形ABMN,可以探索几何图形间的联系与转换,进而求解复杂的图形面积问题。
在解决唐老鸭与米老鼠的赛跑问题时,关键在于理解米老鼠在每次指令后速度的动态变化。
解:
根据甲乙两车速度先计算出两车速度比:
32∶48=2∶3
第一次相遇时,
甲车行驶路程占全程的:
2÷(2+3)=2/5
乙车行驶路程占全程的:
1-2/5=3/5
【第一次相遇地点与B地的距离占全程的3/5】
当乙车继续行驶至A地(即行驶完剩下全程的2/5)时,
甲车与B地的距离占全程的:
1-1÷3×2=1/3
乙车从A地返回时,速度减少1/6,这时甲乙速度比为:
2∶3×(1-1/6)=2∶5/2=4∶5
当甲车行至B地(即全程的4/15)时,
乙车从A地返回行驶的距离占全程的:
1/3÷4×5=5/12
甲车从B地返回时,速度提高1/4,这时甲乙两车的速度比:
4×(1+1/4)∶5
=4×5/4∶5
=5∶5
=1∶1
两车第二次相遇时,甲车行驶路程占全程的:
(1-5/12)×1÷(1+1)=7/24
【第二次相遇地点与B地的距离占全程的1/3】
两次相遇地点的距离占全程的:
3/5-7/24=37/120
最后根据第一次相遇的地点与第二次相遇地点相距74千米,
计算出AB两地间的距离是:
74÷37/120=240(千米)
***********************************************************************************************
验算一下:
第一次相遇地点与B地距离,即乙车行驶路程,乙车速度乘以相遇时间:
48×[240÷(32+48)]=144千米
乙车从B地行至A地时甲车行驶了:32×(240÷48)=160千米
乙车从A地返回时的速度为:48×(1-1/6)=40千米/小时
甲车行至B地时,乙车从A地返回行驶了:40×[(240-160)÷32]=100千米
甲车从B地返回时的速度为:32×(1+1/4)=40千米/小时
甲乙两车第二次相遇地点距离B地:
(240-100)÷(40+40)×40=70千米
第一次相遇地点与第二次相遇地点相距:
144-70=70千米
结果与题目相符,说明结果正确。
抽屉原理:(高等难度)
一副扑克牌(去掉两张王牌),每人随意摸两张牌,至少有多少人才能保证他们当中一定有两人所摸两张牌的花色情况是相同的?
亲爱的小朋友们,小学频道为你准备了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奇偶性应用(中等难度),希望大家开动脑筋,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加油啊!!!
奇偶性应用:(中等难度)
桌上有9只杯子,全部口朝上,每次将其中6只同时“翻转”.请说明:无论经过多少次这样的“翻转”,都不能使9只杯子全部口朝下。
奇偶性应用答案:
要使一只杯子口朝下,必须经过奇数次"翻转".要使9只杯子口全朝下,必须经过9个奇数之和次"翻转".即"翻转"的'总次数为奇数.但是,按规定每次翻转6只杯子,无论经过多少次"翻转",翻转的总次数只能是偶数次.因此无论经过多少次"翻转",都不能使9只杯子全部口朝下。
抽屉原理答案:
扑克牌中有方块、梅花、黑桃、红桃4种花色,2张牌的花色可以有:2张方块,2张梅花,2张红桃,2张黑桃,1张方块1张梅花,1张方块1张黑桃,1张方块1张红桃,1张梅花1张黑桃,1张梅花1张红桃,1张黑桃1张红桃共计10种情况.把这10种花色配组看作10个抽屉,只要苹果的个数比抽屉的个数多1个就可以有题目所要的结果.所以至少有11个人。
以上就是六年级上册数学奥数的全部内容,解:“从甲车取下14筐放到乙车上,结果甲车比乙车还多3筐”,这说明甲车是大数,乙车是小数,甲与乙的差是(14×2+3),甲与乙的和是97,因此甲车筐数=(97+14×2+3)÷2=64(筐)乙车筐数=97-64=33(筐)甲车原来装苹果64筐,乙车原来装苹果33筐。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