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 六年级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数学6年级重点知识归纳

  • 六年级
  • 2025-06-11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六年级位置与方向知识点总结如下: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通过解决实际的问题,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具体的位置。第二,学会看简单的线路图,能根据线路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是能够标出物体在平面上的具体位置,另外对于同学们学习过程当中能够产生巨大差距的,那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一、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或性质。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二、几何图形计算公式。

(1)周长:即围绕物体一周的长度。

①长方形周长=(长+宽)×2,C=(a+b)×2。

②正方形周长=边长×4,C=4a。

③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C =2πr。

(2)面积:即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①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②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xa=a2。

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④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⑤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⑥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S=πr2。

⑦直径d=2r,径=直径÷2,r= d÷2。

⑧环形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S环=S外-S内。

【相互联系】 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是以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为基础的。如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梯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圆拼成长方形的长时1/2C,宽是R。

六年级上册数学全书总结

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b=b×d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或a×(b-c)=ab-ac

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

(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

(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4、分数混合运算顺序:

(1)同级运算要按从左往右顺序计算。

(2)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数学6年级重点知识归纳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

六年级位置与方向知识点总结如下:

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通过解决实际的问题,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具体的位置。第二,学会看简单的线路图,能根据线路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是能够标出物体在平面上的具体位置,另外对于同学们学习过程当中能够产生巨大差距的,是根据观测点的变化去灵活的描述路线。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知识点

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主要是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提高。主要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简单的路线图。这一章节主要通过是第几行第几列来确定物体的位置。能够来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以及在方向的表示方面,还会涉及用量角器去测量角。

在具体表示方位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方向的偏向是依据其题目给出的角度而决定的,例如所给的角度靠近东西南北四个镇的方向,那么其方向的表示就为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开始,如东偏南30度。或表示为南偏东60度。

六上数学重点难点归纳

第一单元 圆

圆概念总结

1.圆的定义: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6.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8.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为:d=2rr = d

用文字表示为:半径=直径÷2直径=半径×2

9.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10.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取 3.14。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11.圆的周长公式:C= d 或C=2 r

圆周长= ×直径 圆周长= ×半径×2

12、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以上就是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的全部内容,3、比的第三种应用:已知两个数量的差,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例如:六年级的男生比女生多20人(或女生比男生少20人),男女生的比是7:5,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7、要求量=已知量×7、比在几何里的运用:(1)已知长方形的周长,长和宽的比是a:b。求长和宽、面积。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