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难题带答案?解(1+1)÷[1÷12.5%+1÷(1-20%)]=40/41。有甲、乙两个同样的杯子,甲杯中有半杯清水,乙杯中盛满了含50%酒精的溶液。先将乙杯中酒精溶液的一半倒入甲杯,搅匀后,再将甲杯中酒精溶液的一半倒入乙杯。问这时乙杯中的酒精是溶液的多少分之多少?那么,六年级数学难题带答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填空题
1. 2. 5小时=( )小时( )分 5060平方分米=( )平方米
2. 24的约数有( ),把24分解质因数是( )
3. 分数单位是 1/8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
4. 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是最小的质数,分母是合数,这个分数最大是( ),如果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得到1。
5. 把一个长、宽、高分别是5分米,3分米、2分米的长方体截成两个小长方体,这两个小长方体表面积之和最大是( )平方分米。
6. 用一根52厘米长的铁丝,恰好可以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框架长6厘米、宽4厘米、高( )厘米。
7. A=2×3×5,B=3×5×5,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8.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 )倍,它的体积扩大( )倍。
9. 4/9与5/11比较,( )的分数单位大,( )的分数值大。
10. 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8,最小公倍数是48,其中一个数16,另一个数是( )。
二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20%
1. 下面式子中,是整除的式子是( )
① 4÷8=0.5 ② 39÷3=13 ③ 5. 2÷2. 6=2
2. 在2/3、3/20和7/28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有( )
① 3个 ② 2个 ③ 1个
3. 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 )
① 奇数 ② 偶数 ③ 合数
4 . A=5B(A 、B都是非零的自然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 A 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A ② A 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A
③ A能被B整除,A含有约数5
5. 在100克的水中加入10克盐,这时盐占盐水的( )
① 1/9 ② 1/10 ③ 1/11
6. 已知a>b,那么2/a与2/b比较( )
① 2/a> 2/b ②2/a < 2/b ③ 无法比较大小
7. 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2,这两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有( )
① 2个 ② 4个 ③ 6个
8. 一个长方体被挖掉一小块(如图)下面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① 体积减少 ,表面积也减少
② 体积减少, 表面积增加
③ 体积减少, 表面积不变
9. 用大小相等的长方形纸,每张长12厘米,宽8厘米。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增加原长的1/2,它的表面积比原表面积增加了百分之多少?
解答:[(1+1/2)×(1+1/2)×6]÷(1×1×6)-1=125%,即表面积增加了125%。
体育用品商店有篮球和排球共45个,其中篮球占60%,当卖出一批篮球后,篮球占现存总数的25%,那么卖出的篮球是多少个?
解答:45×60%-18×[25%÷(1-25%)]=6(个)。
把一个正方形的一边减少20%,另一边增加2米,得到一个长方形。它与原来的正方形面积相等。那么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答:[2×(1-20%)÷20%]2=64(平方米)。
已知甲校学生数是乙校学生数的40%,甲校女生数是甲校学生数的30%,乙校男生数是乙校学生数的42%,那么两校女生数占两校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多少?
解答:[40%×30%+(1-42%)〕÷(1+40%)=50%。
有甲、乙、丙三个车间,它们工人总数少于1000人,其中女工人数恰好是男工人数的43%,已知甲车间比乙车间多38人,丙车间比甲车间多70人。三个车间总人数是多少?
解答:全厂总人数比乙车间人数的3倍还多38+(38+70)=146人,又全厂人数是43+100=143的倍数,在小于1000人的143的倍数中,仅572满足条件,故全厂共有572人。
第一题描述了某班级原有的54名学生中男生占5/9的比例,之后通过增加女生使得女生占全班的9/19。通过计算可以得知男生人数为30人,之后班级总人数变为57人,因此转来的女生数量为3人。
第二题探讨了一个数学兴趣小组中女生人数的变化,从原来的3/8增加到后来的4/9,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不变量是男生的数量。通过计算得知男生原来占全组的5/8,现在占全组的5/9,从而得出全组增加了4人,男生增加了20人,最终全组人数为36人。
第三题涉及了一场手工比赛,开始时男生占总数的60%,调整后用1名女生替换了一名男生,使得女生占比达到60%。通过计算可以得知,男生数量减少了1人,从而得出总人数为5人,现在参加比赛的男生有4人。
1.
先将4290分解因数:
4290=10*429=10*3*143=2*3*5*11*13
再将它们组合成4个相近的因数:
4290=5*6*11*13
再将最高位和最低位组成一个因数,中间两个组成一个因数,就可以得出:4290=65*66
如果学过开方,那就可以简单一点。将4290开方,得到65点几,再验证一下它附近的两个整数65、66是不是所要求的数。
65*66=4290
如果学过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列方程求解。
2.
1、8、27、64、125、216,它们分别是1、2、3、4、5、6的三次方。
如果非要说第五个数是126,那么可以给你一个公式:f(x)=1+x+7/4x2+133/24x3-17x4-1/24x5
将0、1、2、3、4、5分别代入公式,就可以得到1、8、27、64、126、216这几个数
3.
a=m/b,b=nc,则a=m/(nc)=(m/n)/c,所以a和c成反比。
1. 4290=2×5×3×11×13=(5×13)×(2×3×11)=65×66这两个数是(65)和(66)
2. 1=1³ 8=2³27=3³216=6³ 至于126应该是125=5³ 口中的数应是4³=64
3.b和c成正比例,b的变化情况和c一样
a和b成反比例,a的变化情况和b相反,和c也相反。
以上就是六年级数学难题带答案的全部内容,1.先将4290分解因数:4290=10*429=10*3*143=2*3*5*11*13再将它们组合成4个相近的因数:4290=5*6*11*13再将最高位和最低位组成一个因数,中间两个组成一个因数,就可以得出:4290=65*66如果学过开方,那就可以简单一点。将4290开方,得到65点几,再验证一下它附近的两个整数65、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