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案?【篇一】小学二年级数学《平均分》知识点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那么,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二年级#导语】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科学,值得每个人去学习,尤其是孩子,更要去学习数学,并且以此来构架自己的思维体系。学数学就是在学一种思维体系,在日常教导孩子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这一点。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平均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数学《平均分》知识点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篇二】小学二年级数学《平均分》教案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小组学习的能力。
2、学会运用平均分。
3、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4、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5、初步认识“平均分”
6、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7、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面是的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例4,做一做,练习三1、2、题。
教材分析:
除法的认识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之上的。为此,教材中把对除法的初步认识设计在平均分的后面。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而我所说课的除法是在此基础上的升华。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并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教材中特别注重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创设一个生动的情景,有利于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教材能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来编写内容,先比较抽象地了解除法的含义,再到具体地写除号、除法算式以及读除法算式等等。
学情分析:
除法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
【篇一】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中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通过学生的操做体会旋转,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感知旋转
教学过程:
一、体会感受
1、观察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
2、请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它们是怎么动的。
3、举生活中有没有象这样子的一些运动呢,请呢举例子说明。
象这样的一类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什么什么呢?
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旋转。
二、感受旋转的方向。
1、展示两类按照不同方向旋转的物体,让学生进行分类。
2、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3、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秒针是怎么样旋转的。
4、给旋转按不同的旋转方向起个名字。
小结:象这样一类跟秒针一样从左往右转动的叫作顺时针转动,而跟它相反的转动叫逆时针旋转。
三、动手做一做
1、完成43页第三题。
2、自己表演一个旋转。让你手里的东西旋转起来。
3、按照指示按照不同方向转动。
4、动手完成课本42页做做一做。
四、展示旋转美,创造旋转美
1、出示紫荆花图,让学生想想它是怎么样被创造出来的?
2、用旋转创造出美丽的图案。
全课总结
【篇二】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
《锐角和钝角》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39页的内容。
学____均分。师生双方可以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平均分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小学二年级数学平均分教案范文一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小组学习的能力。
2、学会运用平均分。
3、 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4、 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5、初步认识 “平均分”
6、 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7、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各种食物若干。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二)、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 #二年级#导语】数学的学习可以说很枯燥,记公式做题,做大量的类型题。这时候,如果教师有一份明确的说课稿,将会大大提升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活跃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优秀的老师往往都有自己风格的说课稿,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授课技巧,它会成为你的一种魅力。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篇一】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锐角和钝角”P38—P40。
2、教材分析:
《锐角和钝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的内容。教材的开篇就呈现了3种不同的角,通过让学生利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比较,抽象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从而学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并通过设计找角、造角、画角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去让学生深刻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征,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奠下基础。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我准备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来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能在直角的基础上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能力目标:经历找角、分角、造角、画角、欣赏角和摆角等活动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会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以上就是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案的全部内容,(板书:平均分) 2、(1)(出示多媒体课件)刚才老师和一组同学一起“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3个苹果。” (2)让生把分苹果的过程读一读。 (3)让学生用这句话把本组分食品的过程说一说。 3、巩固练习:判断哪种分矿泉水的方法对。 二、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1、。